这个问话不是危言耸听,这是一个事实。
也许是读书人的习惯使然,我每到一户人家时,注意的绝对是他家有没有书柜。
书房是一个人的秘密空间,一般不向外人开放。
在现代社会中,人们的居住环境越来越小。农村逐步向城市转移。其目标不外乎是下面几种:一是生活的需要。为了更好地提高自己和全家人的生活品质。二是给儿女一个较好的教育环境。三是国家扶贫,有效改变整个地区贫困面貌,集体搬迁。无论什么原因,生活的条件改善了;房屋敞亮了,但你的家里有书柜么?
因为工作的需要,我去过许多人家里,我虽然无意窥探别人隐私,但总在乎他们家里有没有一个书房或书柜。农村大多是没有书柜的,他们普遍文化程度不高、这几年思想变化较大,对子女的教育比较看重,虽然自己读书少,可宁愿以辈子砸锅卖铁也要让子女有最好的教育。有一句口号说得实在:“再苦不能苦孩子,再穷不能穷教育”。这在农村已形成普遍共识。
偶尔也会见到几家有书柜,那是一个自己做的简易书柜,一般是小学的教师、赤脚医生,他们是村上受人尊重的人。
我工作以后,大多数时间是在乡镇度过的,那时的乡镇工作不忙,与镇上的人关系也好处理。隔三岔五喝喝茶、聚聚餐是常有的事。因而我也有机会观察每家的书柜情况。
镇上的人素质比农村的稍高,但我所见的比较失望,一般有书的是刚毕业的小伙子或小姑娘,小姑娘的书相对较多,也比较整齐、一般是放在书桌上。小伙子一屋子的书,散乱地放在床上、地板和桌上。我见过最多的也是教书的先生,他们有书柜,嵌在墙上,满满的一柜子书。
后来到县城上班,也经常到朋友家中做客。家境较好的也有一个单独的书房。靠墙的一面是两三个大大的书柜。整齐地放满了书,各种各样的都有,怀着好奇心,我仔细看了一下,却发现大多的是新的,好像从没有看过。更有一些看上去高大上的名著,竟然只是一套装饰精美的盒子。书房里还有一个大的茶桌,各种茶叶俱全。我想,这可能才是重点吧。
聚餐的时候会遇到一些人,他们不抽烟,也很少喝酒,但能从头到尾一直侃侃而谈,有宽度也有深度。等到有机会到他们家中时,才发现他们有两个书柜,一个是大人的,一个是子女的。他们招呼客人的是以大杯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茉莉花茶,客厅里有几本翻开的旧书。一家人彬彬有礼、其乐融融。
我才知道,书柜是一个人成长的标志,家里有没有书柜,这是一个人和人的区别的标志。书柜有两种用途,有装饰用的,有拿来学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