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夏天,老师布置了一项养蚕的作业。按照作业要求,我养了20只又白又胖的蚕宝宝,这些蚕宝宝成了我的动物朋友。
蚕宝宝刚到我家的时候,还是些小不点儿,个头和细长的香米粒差不多。随着慢慢长大,蚕宝宝也越来越可爱了。蚕宝宝长得呈圆筒形,白白的、胖胖的、嫩嫩的,很讨人喜欢。头部黑黢黢的,好像一粒黑色的小珍珠。蚕宝的腹部一节一节的,宛若一节一节的“小车箱”;腹部下面长着像小吸盘一样的腹足,就是靠着这些不起眼的腹足,蚕宝宝能够爬遍桑树的任何一个角落,厉害吧?腹部两侧各有一排小黑点,这是蚕宝宝的呼吸器官,看上去像是从腹部开出的一个个小“窗口”。
蚕宝宝爬得很慢,爬动时身体一扭一扭的,像蚯蚓在蠕动。别看蚕宝宝个头小,但饭量却很大,我每天都要往盆子里放一些桑叶。蚕宝宝们看到桑叶,高兴坏了,都争先恐后地抢着吃,津津有味地咀嚼着,不一会儿,这些桑叶就被“消灭”光了。蚕宝宝们吃桑叶的时候,还会发出“沙、沙、沙”的声响,好像蚕是宝宝们演奏的动听乐曲。
看着蚕宝宝们越长越大,我心想,蚕宝宝什么时候能够蜕皮呢?忽然有一天,我惊喜地发现,蚕宝宝开始蜕皮了,蜕皮后不久,就开始了吐丝,这可是蚕宝宝最了不不起的一项工作!据说,一只蚕宝宝一生吐出的丝有上千米长呢!这让我想起了“春蚕到死丝方尽”的诗句,不由地为蚕宝宝的奉献精神点赞!蚕宝宝先是用自己吐出的丝将自己挂在盆壁上,然后把自己一圈一圈地包裹住,形成一个纺锤形的蚕茧,哇噻!这是蚕宝宝在“作蚕自缚”呢!没过几天,奇迹出现了,蚕蛹破茧而出,变成了一只只飞蛾,飞向了室外的草丛和树林里。
在一个多月的时间里,蚕宝宝就完成了从卵、蚕、蛹到蛾的蜕变过程,真神奇啊!
养蚕的经历虽然过去很长时间了,但现在回想起来还是历历在目。我喜欢这些蚕宝宝朋友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