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代集权社会的伦理构建中,有两条重要的骨架——「忠」和「孝」。忠是对国家,对社会,孝是对家族,对家庭。 能够做到忠孝,就可以实现儒家所提倡的修齐治平的人生理想。
既然竖起了忠孝的大旗,那对面奸佞的旗子自然也立了起来。既然有了区分,就要有区分这二者的标准,那标准在哪里呢?由谁来定呢?这个问题,问出来就没有个答案,每个人心里的那把道德标尺长短不一。
今天分享的是《庄子》「让王」篇的第二段,讲的是一个让天下的故事。
大王檀父居豳,狄人攻之。事之以皮帛而不受,事之以犬马而不受,事之以珠玉而不受。狄人之所求 者土地也。
大王檀父曰:“与人之兄居而杀其弟,与人之父居而杀其子,吾不忍也。子皆勉居矣!为吾臣与为狄人臣奚以异。且吾闻之: 不以所用养害所养。”因杖笳而去之。民相连而从之。遂成国于岐山之下。
大王檀父可谓能尊生矣。能尊生者, 虽贵富不以养伤身,虽贫贱不以利累形。今世之人居高官尊爵者,皆重失之。见利轻亡其身,岂不惑哉!
当我们试着以世俗的眼光去评判这位大王的做法时,就会出现两种不同的声音。第一种认为,当强敌入侵,无力应战之时,妥协退步,让出天下土地,保全百姓生命,这种做法无可厚非,是最仁义的做法。还有一种想法完全相反,认为此时应当团结百姓,奋力反抗,一寸山河一寸血,宁可玉碎,不愿瓦全,这是最忠义的做法。
两种想法,你认可哪一种?你的评判标准是什么?
翻开历史书,这样的历史抉择俯拾皆是,南宋岳飞与秦桧之间的是非就是一例。现在社会上出现了一些为秦桧翻案的说法,千百年为世人所唾骂的奸臣,也许并没有我们想的那么不堪。
到底谁是忠臣?谁又是奸臣?
历史的洪流,翻滚先前,高高低低,我们现在看到的,又是上演的哪一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