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大半年时间一直没停过看书,期间一直坚持写点心里面的想法,在看书的时候脑子里有很多想写的内容,可最近写的时候就想不起来要写什么了。也跟这段时间的犯懒有一定的关系,之前看书时经常保持身边有纸有笔,有想法就记录下来,在写的时候有主题写就容易很多。最近觉得这么做影响我看书的速度,就懒得记录了,最后证明了效果非常的差。因此好习惯是要保持住的。
这段期间看书的收获是什么呢?对我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我脑子没问题!
正常人都不会认为自己脑子有问题吧,但我就不是正常人。我小学时的成绩还可以,但初中、高中的成绩一直在中等的位置,而小学时根本就不用太认真学,没有什么预习复习的方法,只是上课认真听讲就完事了;初中、高中还做题、复习,可成绩的结果就是废。“还可以”是指那个时候我有着一种宝贵的精神—自信,认为做题就是有一定的规律,只要你能找到规律,便能轻松克服这道题,而自己也自信能找到规律。“废”指的就是后来对任何科目都没有信心,完全凭着死记硬背和时不时冒出来的灵感参加考试,然后取得一个一般的成绩。
认为自己脑子有问题还有一点原因,就是从小学到高中,我几乎没吃过早饭,只是渴的时候喝喝水,饿的时候多喝点。那时可是生长发育的重要阶段,导致我的学习状态完全持续不了在学校的8小时学习,一般情况也就是坚持4—5个小时就完了,超负荷学习时经常觉得自己大脑像缺氧了一样,整个人都昏昏沉沉的。
后来工作上熬夜,才具体知道熬夜对自身有多么大的伤害,吃的越来越少,身体越来越胖,而想想上学时又隔三差五的熬夜看小说,总觉得年轻,多睡觉就会补回状态,思想上又进一步毁坏自己的身体。再加上工作这几年不太看书,对书有了一种恐惧感,一看书就觉得困。
总的来说就是这些年一直都觉得自己脑子有问题,认为自己比人笨。成长时发生的脑供氧不足的情况,后期工作时频繁熬夜对身体的摧残,加上最近几年都不看书,完全丧失了阅读的自信,我以为自己这辈子都完了。
幸好开始了读书,起初脑子像结了冰的水,一点都动不起来,可通过一段时间的坚持,我能明白自己是可以看懂书中的内容的,但就是记忆不牢。看的多了,又发现和以前看过的有关联内容联系不起来,笔记整理的过于复杂,却为了方便,想将这些复杂的内容全部塞到脑子里记忆,反而成了一件不方便的事情。这时候我终于明白了自己脑子没问题,有问题的地方是思维,这就需要针对一些问题慢慢培养了,也要暂时接受自己的接受能力会慢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