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儿子去打了工,这是他平生第一次打工。他回家后,马上迫不及待地给我讲了他这一天做的:在餐厅厨房洗碗四个小时;削土豆1个小时;分炸鸡调料粉1个小时。做时,他还动了动脑子:洗碗,设法只用水管把剩饭剩菜冲干净,再用洗洁精,最后放进洗碗机里,这样就不用一直把手泡在水里;分调料本来是一份一份地弄,但一次先做好一个大份,再来分成一份一份的就更快。削土豆有芽的地方,餐厅的人教他削厚一点就行,他觉得真太浪费了。
这次去打工是儿子自己提出来的,他说自己早上起不来,去打工的话,可以逼着自己早起。看着儿子眉飞色舞讲的样子,我知道他并没有觉得很累很苦,反而好像是很享受这种体验。我听他讲时也没觉得心疼他受苦受累了,好像很替他高兴。虽然说真心话,我不太希望儿子去打工。因为对一个复读生来说,准备明天的考试才是应该做的。但既然他有他的目的,想去打工,就随他吧。他自己愿意做的事情,他的感受也许比对错更重要。
一个三十左右的大哥听说儿子是复读生,夸奖他来打工。但又告诫儿子明年还是要好好考大学,说他现在后悔自己只有高中学历。这些话,比我们家长说来更有分量。吃完晚饭,虽然很累了,儿子还是学了三个小时中文。希望儿子在社会这所大学里,更快得到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