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戈尔的诗集里有这样一句优美的话:孤独是一个人的狂欢,狂欢是一群人的孤独。
说到孤独,我脑海中首先浮现的画面是,一匹野狼,伫立在陡峭的断崖之上,抬头注视着夜空的圆月。我很佩服、羡慕狼,因为它是孤独的代名词,然而,狼并不是一直维持着孤独的状态。只是在孤独时,它能够享受孤独。
牛奶咖啡在歌里唱着,越长大越孤单,越长大越不安。小时候,我们天真无邪,不知道孤单是什么,随着时间的流逝,我们慢慢的长大,我们的自我也开始萌发成长起来,而孤单也随之而至。我们尝到孤独的滋味,但是,我们却没有学会如何去处理、安置这份孤独。
所以,他们为了摆脱孤独感,而努力的去参加各种无谓的社交活动,想要找到所谓的归属感。这样的人现在好像越来越多了。如何才能学会合理的对待孤独呢?我不知道。
什么时候,最能、最易感受到孤独呢?你一定会说,那还用说吗,肯定是深夜时候啊。嗯,你说的没错。深夜的时候,是自我觉醒的时刻,是属于孤独的世界。世界很大,自我很小,巨大的落差产生孤独,以小见大告诉我们,需从自我去认识自己,认识世界。
我们很喜欢把人生比喻成一场没有终点的马拉松长跑,因此,我把跑道的两条边缘线,分别比喻成现实世界,和虚拟世界。既然这样,那么我们就是在现实世界和虚拟世界之间的跑道上奔跑的选手。
在白天,我们道路足够宽敞,视野足够宽广,现实世界阳光普照,虚拟世界热闹非凡,我们可以看到其他人在哪里,前面、后面或并肩同行。
到了夜晚,12点过后,属于我的虚拟世界开始崩塌,微信、微博、QQ等一切社交软件进入静止状态,无论你刷多少次,它们都不会有变化,虚拟世界的那条线开始慢慢塌陷,道路开始变窄,现实世界变得黑暗,我们看到不到其他人的存在,我独自一人奔跑在现实世界的黑暗、狭窄的跑道上,直到天际光线的出现。
在白天,我以为,只要使劲睁开自己的双眼,就能看的越广、越远,但是有时候恰恰因为接收的消息太多,反而迷失的方向。
在夜里,周围一片漆黑,我以为自己目不能视,却不知内心的自我在散发着微弱的光芒,等待着我去发现。
面对人生的忧虑、孤独,阮籍吟出了:夜中不能寐,起坐弹鸣琴。同一个夜,却有不同的方式,来面对同一个东西。在这深夜中,我很好奇,你都会做些什么来抵抗这孤独呢?你会做什么来找到自我?
题图:viktoria hall-waldhaus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