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豆豆荐书】第187天~再极限的苦难,一旦找到意义,痛苦就不再是痛苦了。
187.《活出生命的意义》[美]维克多·弗兰克
陀思妥耶夫斯基说过:“我只害怕一样——那就是配不上我们所受的痛苦。”
01
今天午饭时间与大胡子教练聊聊人生的意义,其实聊的内容对两个有故事的人稀松平常,可话语间的缝隙却跨越了很多生命的意义。生活有时候只要稍加留意,把一天中听到和见到的能记住的事情凑在一起联想一翻,会发现很多微妙和巧合——相同的意义和同类的事情往一起聚合。早上听了罗辑思维第703期《你是“算法”还是“数据”》,又听了今天推荐的这本书《活出生命的意义》。闲聊间又二次升华,这一天的感悟大于顿悟哇。那就简单介绍一下带着光环的书。
02
这本书可不是什么心灵鸡汤,而是一本讲述生存问题的心理学书籍,它篇幅不大,但却在世界范围内影响巨大,被美国国家图书馆评为最具影响力的十本书之一,在全世界销量达到了千万册,也得到很多订阅专栏作者,包括罗胖本人都极力推荐这本书,因为这本书太难得也太有特点了。说它难得,是因为它从心理学家的角度,对人在极端环境下的心理发展做出观察。这本书的作者叫维克多·弗兰克,他出生在1905年,于1997年去世,他的生活几乎涵盖了整个20世纪。他是个有名的心理学家,一生出版过30多部著作,曾在维也纳大学担任神经病学专家,在哈佛大学、斯坦福大学担任教授,还在世界各地游历讲学。但他同时也是一个生活在奥地利的犹太人,在纳粹时期,他们全家都被关进了集中营,他的父母、哥哥、妻子都死于毒气室,而他能活下来堪称奇迹。弗兰克从集中营被解放出来之后,把这段经历写成了书。你看,有几个人能够经历这样九死一生的极端环境?何况他还是一个心理学家,把自己和同时被关进集中营的狱友当成了样本,进行一个心理学家视角的观察,这是很罕见的。
03
这本书可能很多朋友读过。洋豆豆相信人类的同理心和镜像神经元会让人感同身受,不过具体认知还是靠体验的,有过生死体验的经历,读这本书产生的共鸣应该是不一样的。人不管体验了什么都不是白体验的(大胡子随口冒出来的金句),洋豆豆肤浅的解析一下这句话,体验过和没体验过的区别在于认知程度不同,并产生共鸣的频率不同。本书核心:维克多在本书中重现了自己在集中营亲身和观察的经历,勾勒出人在面临苦难时会经历的三个心理发展阶段,并且总结出帮助受到心理创伤的患者走出阴影的方法:意义疗法。而意义疗法的核心就是:再极限的苦难,一旦找到意义,痛苦就不再是痛苦了。戳☞☞☞打开《得到APP》,和他一起成为终身学习者,如书名所说,人若找到自己生命真正的意义那痛苦就不再是痛苦了。
04
今天同时强力推荐罗辑思维的这期节目,第703期《你是“算法”还是“数据”》,洋豆豆能长期坚持做推荐,也是得益于罗胖的这个观点和他一直坚持的每天早上60秒的语音,正如罗胖在本期里所说的,他用这个语音产品建立了一个信用:罗胖是一个靠谱的人。所以洋豆豆荐书也会继续坚持下去,也要建立这种信用,见贤思齐嘛。
﹝得到APP﹞把书读薄,您把﹝洋豆豆荐书﹞读厚!
【洋豆豆荐书,欢迎转发分享,您的点赞就是我的动力。】☞☞☞ 以上推荐书籍洋豆豆都是通过【得到APP】利用碎片时间从听书栏目得到的,希望朋友们都能找到适合自己学习的工具,成为终身学习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