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生活在快节奏的生活中,难免会被物欲横流的社会蒙蔽双眼,或许音乐不能改变什么,却能保护我们不被改变。
音乐是一种艺术,它和画画、写作、跳舞无异。学习艺术的目的不是为了成为名家,也不是为了睥睨某个同学三年级考了多少级,而是应该让兴趣成为最好的老师,让一切教育在兴趣的土壤里开花结果,不求硕果累累,但至少不会丧失童年最美好的东西。
6月27日,郎朗在知乎开了Live——《弹琴30年,音乐教给我的事》,与广大琴迷和粉丝来了一次“亲密接触”,他除了分享自己对古典音乐的见解外,还闲聊了一些自己作为琴童时期的趣事,现在看来是“趣事”,但对当年的郎朗来说并不是一件有趣的事。他说:“我童年学钢琴的经历并不是快乐的,也许这正是那个时代从教学到技术受客观条件所限制造成的悲哀。学习音乐本应该是快乐的,学习任何东西都应该如此。”
找到真正热爱的东西也就找到了心灵的归宿
找寻心灵归宿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有些人穷极一生都未能发现自己内心的归宿究竟是什么。它不是对家的思念,也不是对爱人的情思,而是孤独感的对立面,它会让你觉得生活充盈,内心愉悦,获得一种满足感。
爱因斯坦曾说:对于一切来说,唯有热爱才是真正的快乐。
热爱/兴趣需要培养吗?答案是肯定的
兴趣分为不同种类,有消耗类兴趣,如:喜欢上网,喜欢美食,喜欢看电影。这种兴趣的确不难培养,是很多人与生俱来的本领。而生产型兴趣则不同,例如:喜欢开发网站,喜欢烹饪,喜欢制作影片。这种类型的兴趣为社会产出了资源,是需要花费精力好好培养的。也就意味着,你必须做出大量其他的,你不愿意做的事情。
对于我们学音乐的人来说,听音乐是消耗型兴趣,弹钢琴是生产型兴趣。也许你会说,我要做很多我不愿意做的事情,不仅不会感到快乐,反而会痛苦。是的,郎朗也承认练琴5个小时之后会觉得厌烦,但他每天还是会坚持远超过5个小时以上的练习。
这也许就是真正的热爱吧!虽然有痛苦的因素在里面,但收获的快乐更多。我们反观自己,无论是音乐还是工作,是否真的为之热爱?是否被生活改变了初衷?
托尔斯泰在写作《安娜. 卡列尼娜》的时候,每天要弹琴两三个小时,他说:“演奏之后,就迫使你去做音乐驱使你做的事。”
乐器对他来说就像书籍一样必不可少,他不是音乐家,却对音乐的造诣非常高,他听到有共鸣的乐曲时甚至会落泪,音乐在他身上唤起一种内在的情绪,让他创作的灵感源源不断。
再者,建筑大师中的文学隐士木心,在牢狱中手绘88个黑白键,无声的演奏巴赫与莫扎特。是什么支撑他走过漫长的牢狱生活的?答:莫扎特。
由此看来,学音乐的终极目的并不是成为钢琴家,即使你丰衣足食、腰缠万贯、富可敌国,如果精神上空无一物,仍然是一个贫瘠的灵魂。相反,即使你身无分文、孤立无援、陷入困境,如果有音乐相伴,也会让你觉得,你并不是什么都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