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旋地转地码着字,偷空看简书。我一愣: 《不要死在20岁》。
我的职业是大家平时戏谑的攻城狮/程序猿,有时对健康而言是个很尴尬的事情。
怕死的我悄悄地点开了文章。
乍看标题,我以为是告诫年轻人别过早耗完自己的小命。当然,作者写的其实是20岁不必随波逐流的情怀。
你才20岁呀,可以成为任何一个你想成为的人。 -- 《不要死在20岁》
我25岁,不再纠结可不可以成为怎么样的人。可能我早就认可了自己所趋向的人生,不过欲望那么没有极限,所以每天都努力变得更牛逼。我也是大河中的一人,被时间虐着。
这年,爸妈有些老了,爸妈的爸妈慢慢走不动了,而朋友的孩子却纷纷蹦出来了。
回一次国,我惊喜的发现,多年不再联系,她们都结了婚。我跟朋友开玩笑道,这么着急,赶着生孩子啊;后来一想,可能真的是。
真的放开了手开始自己的人生,去做任何一个想成为的人,这可是很难的一条路。三、四年第一次回家,却是为了老人去世。有那么一阵我甚至怀疑,我到底是在追寻不凡的人生,还是在逃避一些总会发生的事情?
都在忙着自己的人生与梦想,我是不是自己走的有些太过执拗?
5年前的我刚刚到了这片土地,说着蹩脚的英语,头顶留学的光环。很难说那时的梦想是怎么样的,只是激动地感受着不一样的人生,在挫败中谈笑着奇葩的生活,谁都不肯低头认输。
离开家,终于被放手,终于能作决定,也终于有机会犯下很多彻彻底底的错。
那时候的世界是这样的:原来别人可以这样,原来别人可以那样,牛逼。那我也要怎么牛逼一下,拿个好G点果然牛逼爆了,想学什么学什么,拿个霸气的工作太爽快了...我就这么琢磨出了我能成为什么样的人。我把能用的所有的时间用在了怎么样才能变成那种牛逼的人上,短假留给了旅行,长假留给了学术和实习。
我们这群人追着父母草拟的一份American Dream,真是给了那个‘Be whoever you want to be’的选择权。在五六年里,我们像打了激素一般地飞快成长:高考完以后进入了高考般的美国大学生活,毕业那两年在白人世界里挤出一席之地,工作时乘风破浪地长大,慢慢都没了口音。五彩的世界里,我们变成了别人家的孩子。
离开家,生活像隔三差五的高考,那根紧绷的弦,穿接了整个留美的人生。
我们变成了那个曾经许诺要成为的人。明天也没有老师让你写保证书了。我开始怀念那些个随波逐流的日子,我怀念那狗血淋头的仪式感,我怀念那个我都不知道自己会成为什么样子的年岁。
努力生活的日子里,我会想逃避。我想随意地坐在家里的沙发上喝喝茶,想周末回家就能吃上一桌爸妈做的饭,也想能有个6年都未曾回家的春节。
从前,在从每一个选择中,我们都轻率地舍下了那些本可以争取的平凡事,义无反顾地走着孤独的路,只是不愿在旁人努力的时候,有任何时候原地踏步。
我想说什么来着,“其实我是个歌手。"
20岁时,哪怕是15岁时,跟作者陈大力所说一样。我以为我该有桀骜不驯的人生,随心所欲地瞎搞着任何的事情,以至于没有在任何一个集体留下随波逐流的好印象。
后来我才知道,想要维护一个稳定正面的形象才要花功夫的,放纵地生活其实并不太难。当我自己意识到维护形象时都来不及了,在朋友眼中我要么是没有存在感,要么就是爱唱歌的那个谁,学什么的来着?
很少有人能理解,在这不入主流的皮囊下,其实我多么想有那颗学霸强悍的心。这个也特别好理解,韩寒那时候说自己其实是个赛车手时,那是有多帅气。
我想,我要随波逐流地特别牛逼,我得考到第一;等我拿了第一,我再跟你说,其实我是歌手啊。
可笑的是,后来所有人都记着爱唱歌的老鲜肉,但没有人了解那颗学霸的心。而我随波逐流地,却真的变成了学霸;当初想说的那句话,也再没能说出来。
所以,到底到底要不要随波逐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