穷人家的孩子,是背负着整个家族「逆天改命」的使命的。
父母深知作为一个普通人的苦,却只能把希望全部寄托在孩子身上。
接受了自己是普通人的现状,却接受不了孩子是普通人的事实。
也正因为此,穷人家的孩子,每一步都格外沉重,也更容易陷入脆弱和焦虑;在和家境好的同学的竞争中,败下阵来。
很多人会怀着负罪感,内心矛盾地打游戏度日。但是,没有比这更好的逃避办法了。
而那些次次拿奖学金的同学,要想在城市扎根,却也是难上加难。
城市的房价,已经超越了天际;同辈压力和生活成本,将他们压得喘不过气。
没混出个出息,灰头土脸地怎么回去?
虽然房子买不起,但是初中时想要的吉他,不是可以买得起了吗?
只是拿在手上,好像也没那么喜欢了。
原来没有坚实的经济基础托底,生活的重压面前,我们也只能放下爱好和理想,拿起手边的砖。
就像小时候的父母一样。
走出了山沟沟,贫穷的诅咒,却依然步步紧追。
我想,每个在北京、在上海,在深圳打拼的人们,心中也无数次想过回去吧?
可是过去太苦了。我们不愿重复上一代人的命运。
向前是未知,向后是悲剧。
在进退两难的境地下,最终还是选择留下,遵循着父辈的哲学“听话努力就能过上好日子”,一步步被推向城市的边缘。
做一个普通人就好, 拥有一个和谐的家庭,有一份平均线上的工作;不被歧视,不被割韭菜,已经是最大的幸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