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侯宋蔡
冯赵牟韦列传(一)
伏湛(?~37年),字惠公,琅邪郡东武县(今山东省潍坊诸城市)人。他的九世祖叫做伏胜,字子贱,就是《史记》所说的济南伏生。伏湛的高祖父叫做伏孺,在汉武帝时期客居东武教学,借机把家安在了那里。伏湛的父亲叫做伏理,是当世名儒,用《诗经》教授汉成帝,后来担任高密太傅,自成另立一家学派。
伏湛孝敬父母,热心待友,年少时继承父亲的事业,教授了几百人。在汉成帝时期,伏湛因为父亲的官职担任博士弟子。他五次升迁,到王莽时期担任绣衣执法,出使督查大奸,升迁为后队属正。
刘玄称帝后,任命伏湛为平原太守。这时汉军仓卒起兵,天下人受到惊扰,但伏湛非常平静,坚持教学不停。他对妻子说:“一年不丰收,国君要减少膳食;现在百姓全都饥饿,我怎么能独自一人吃饱呢?”于是一家开始吃粗食淡饭,把自己的俸禄全部用于赈济乡里,前来客居的达到一百多家。这时,他的学生督素很有气力,谋划想要让伏湛起兵,伏湛厌恶他蛊惑部众,马上收捕斩杀,把首级挂在城头示众,于是官吏百姓全都相信他,郡中安定下来。整个平原郡全境,都是因为伏湛才得以保全。
刘秀继位后,知道伏湛是名儒旧臣,想让他主持内部事务,征召封伏湛封为尚书,让他审定旧的典章制度。这时,大司徒邓禹西征关中,刘秀认为伏湛的才干可任宰相,封他为司直,代理大司徒事务。每当刘秀出行征伐,经常留下伏湛镇守,总摄百官。27年,刘秀任命伏湛接替邓禹为大司徒,封为阳都侯。
这时,彭宠在渔阳造反,刘秀想要亲自征讨。伏湛上书劝谏说:“臣听说过周文王受命于天后征伐五国,但必须先要征询同姓的意见,然后再和群臣谋划,加上占卜蓍龟,最后确定是否行动,所以才能谋划则成,占卜则吉,出战则胜。那时的《诗》中说道:‘上天对周文王说,要取得友邦支持,要团结友邻,要准备好攻城云梯,要准备临阵冲锋,以便讨伐凶恶的崇国。’崇国人据城坚守,周文王先退兵再行征伐,这是重视人命,等待时机然后行动,所以三分天下占有其中之二。陛下秉承大乱之极,受命于天为帝,复兴祖宗基业,起兵四年,灭掉檀乡,制服五校,收降铜马,击败赤眉,诛杀邓奉等叛贼,不能算作无功。现在京师洛阳空虚匮乏,资财不足,不致力于制服近处却反而要去处理外面;何况渔阳地区逼接北狄,贼寇受到围困紧迫,肯定会寻求匈奴帮助。现在要经过的县邑尤其困乏,种麦的家庭大多住在城郭,听说官兵将要来到,应该把麦子全部收割完毕了。我们大军远涉两千多里,士马疲惫,经过险阻转运粮草。现在的兖、豫、青、翼是中国的中心城市,仍然寇贼纵横,还没有来得及教化。渔阳以东的地区是防备外敌入侵的边塞,其地区接连匈奴,所交纳的贡税十分微薄。在和平时期,还需要内地州郡供给,何况现在国家虚耗,怎么值得图谋呢?陛下舍近务远,弃易求难,会导致四方生疑,百姓恐惧,确实令臣下感到困惑。希望陛下远览周文王重兵博谋,近思征伐前后的事宜,向有关部门广泛征求意见,竭尽每人的愚诚,采纳每人的长处,最后由圣主抉择,把中土作为忧念。”刘秀看到伏湛的奏章后,没有亲征。
这时,贼寇徐异卿等一万多人占据富平,汉军连续进攻不克,他们都说道:“我们只愿意归降司徒伏公。”刘秀知道伏湛受到青、徐两州的信任,就派他来到平原,徐异卿等人马上归降,护送伏湛返回洛阳。
伏湛认为,虽然政局多变仓卒,但行事必须遵循文德,礼乐是施政教化的首位,就是颠沛流离仍然不能违背。这年他奏报举行乡间饮酒礼,刘秀马上批准施行。
这年冬天,刘秀亲征张步,留下伏湛留守京师。这时,朝廷在高庙举行祭祀,河南尹和司隶校尉在庙中争论,伏湛没有奏报,被刘秀下诏策免职。
30年,刘秀转封伏湛为不其侯,食邑三千六百户,遣返前往封国。后来南阳太守杜诗上书荐举伏湛说:“臣听说唐、虞等人视股肱如亲人从而鼎盛,周文王手下多士从而安宁,所以《诗经》称名士为‘济济’,《尚书》中称名士为‘良哉’。臣杜诗私下里看到原大司徒、阳都侯伏湛,他自我修行,平时没有丁点毁污,笃信好学,守死善道,讲经作为人师,行为作为仪表。他以前在河内朝歌和居于平原郡时,官吏全都畏惧敬爱他,以他作为楷模。他遭遇时局反复,没有离开兵凶,但仍然秉节持重,有不可夺之志。陛下深知其他的能力,授以宰相之重,众贤士和广大百姓都仰望其德义。他只犯了微小的过错就被斥退,长久不再被任用,实在非常可惜,儒士们都十分痛心,臣暗中为他伤悲。伏湛容貌堂堂,展示了国家光辉,他智略谋虑,是朝廷中的集大成者,从少年时立志,到现在白首仍然不衰,实在可以辅佐王室,名声足以昭示远方之人。古代要选拔担任诸侯担任公卿,所以才能让四方回首,仰望京师。柱石之臣就应当作为辅佐,出入于皇宫,补缺拾遗。臣杜诗愚昧,不足以了解宰相具体的才干,只是怀有区区之才,却不敢不竭尽全力。臣以前担任侍御史,呈上密封奏报,说伏湛公正廉洁爱下,好恶分明,他家中几世研究儒学,平时很有名声威信,经明行修,通达国政,尤其应当作为陛下近侍,纳言于陛下身边左右。旧的制度九州选拔五名尚书,诏令一郡推荐两人,可以把伏湛列为其中之一。我很知道这个建议会引来非议,但臣杜诗蒙受陛下厚恩,只为有益国家而直言不讳,这才敢越职触犯陛下报告。”
37年夏天,刘秀征召伏湛入京,敕令尚书选择日期授予官职。伏湛还没有到位,却在受到召见时中暑,因病去世,刘秀赏赐伏湛宫廷中的陪葬品,亲自前往吊祠,派遣使者护送丧事,修理坟墓。
伏湛有两个儿子:伏隆和伏翕。伏翕承袭爵位,他去世后,由儿子伏光承袭爵位。伏光去世后,由儿子伏晨承袭爵位。伏晨谦虚博爱,尤其好学,他的孙子是汉顺帝的贵人,奉朝参政,位置为特进。伏晨去世后,他的儿子伏无忌承袭爵位,也传承家学,博学多识,在汉顺帝时期担任侍中、屯骑校尉。136年,汉顺帝诏令伏无忌和议郎黄景校定中书《五经》、诸子百家和艺术。元嘉年间,汉桓帝又征召伏无忌和黄景、崔寔等人一起撰写《汉记》。伏无忌自己还采集古今典籍,删著事要,号称为《伏侯注》。伏无忌去世后,他的儿子伏质承袭爵位,官至大司农。伏质去世后,他的儿子伏完承袭爵位,娶了汉桓帝的女儿阳安长公主。伏完的女儿是汉献帝皇后。曹操在杀掉伏皇后后,诛灭伏氏,封国被废除。
当初,自伏生以后都世传经学,为人清静不与人争,所以东州人都号称伏氏为“伏不斗”。
伏隆字伯文,他年少以有节操出名,担任郡中督邮。26年,他来到怀宫,刘秀亲切接见了他。
这时,张步兄弟各自拥有强兵,占据齐地,刘秀封伏隆为太中大夫,持节出使青、徐两州,招降各郡国。伏隆传檄布告说:“前者贼臣王莽杀帝盗位,刘氏宗室兴兵,除乱诛莽,所以群臣共推拥立刘圣公,以继主宗庙。刘圣公任用贼臣,杀戮贤良,三王作乱,盗贼纵横,忤逆天心,最后被赤眉军杀害。皇天保祐大汉,圣哲应时而出,陛下神武奋发,以少兵制服敌军部众。王寻和王邑的百万之军,溃散于昆阳,王郎带领全赵之师,土崩瓦解于邯郸,大肜、高胡望旗消靡,铁胫、五校无不被摧破。梁王刘永幸而是宗室属籍,封爵位为诸侯王,但他贪得无厌,自找祸端,擅自封爵牧守,成为诈伪叛逆。现在虎牙大将军耿弇率领十万军兵,已经攻克睢阳,刘永四处逃奔,家族已被夷灭。这是各位都听到的,如果不先图谋,到时后悔不及!”
青、徐的群盗看到檄文后十分惶恐,获索贼右师郎等六校立即按照规定时间归降。张步派遣使者跟随伏隆到洛阳上书,献上鳆鱼。
这年冬天,刘秀封伏隆为光禄大夫,再次出使张步,并和新任的青州牧守及都尉一进向东,诏令封伏隆可以任命县令县长以下的官吏。伏隆进行招安抚慰,很多人前来归降依附。刘秀嘉奖伏隆的功劳,认为他相当于郦食其,马上封张步为东莱太守,但刘永又派使者封张步为齐王。张步贪图诸侯王爵位,犹豫不决。
伏隆晓谕张步说:“高祖皇帝和天下有约定,不是刘氏的不能封王,现在可以让将军受封十万户诸侯。”张步想留下伏隆和自己一起守卫两州。伏隆不听,要求返回向刘秀复命,张步拘捕伏隆后接受了刘永的封号。
伏隆暗中派出使者向刘秀上书说:“臣伏隆奉节出使没有成功,现在被凶逆拘捕,虽然身在困厄,仍然舍命不顾。官吏百姓都知道张步反叛,他们都不归附,希望及时进军,不要以臣伏隆作为挂念。臣伏隆如果能活着回到宫廷,即使被有关部门诛杀,这也是臣的最大愿望;如果不幸死在贼人之手,就烦请把父母兄弟拖累给陛下。祝陛下和皇后、太子永享万国,与天无极。”
刘秀收到伏隆的奏报,召来他的父亲伏湛流泪展示给他们说:“伏隆可以称得上有苏武的节义。恨不能暂且答应张步,把他拯救回来啊!”随后张步杀掉伏隆,当时的人们听说后无不哀怜。
29年,张步被平定,刘秀来到北海,诏令伏隆的二弟伏咸收敛伏隆出丧,赏赐棺椁,由太中大夫护送丧事,诏令琅邪郡修建坟墓,任命伏隆的儿子伏瑗为郎中。
黄其军
作于2022年10月30日(古历壬寅年十月初六)
文中照片来源于网络,对作者的辛勤劳动表示衷心的感谢!
近期同类文章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