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何一段关系,和任何一条路一样,你要往哪里去?
在正面管教课堂上,我感触最深的是GPS。
之前我上过同源的婚姻长乐课程,同样大家头脑风暴做出GPS,每一段课堂演练后,老师都会请我们对照GPS,刚才的做法或互动方法是让我们的关系往哪个方向走。
但当时我对GPS没有感觉,也没有体会到老师请我们对照GPS的用意。
这次上正面管教,GPS同样是最前面的几个环节之一。老师先请大家想象20年之后希望孩子长成什么样子。
其实这在孩子长大的过程中,甚至还没出生时,我们就不由自主地多次想过,不同的是,想过了也就想过了,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我们都没有发觉,我们希望孩子未来具备的品质技能就是一种对标呀,正面管教把这种对标叫做GPS。
这是我们头脑风暴出来的GPS:
左栏:我们现在面临的挑战——当前坐标
右栏:我们希望20年后小盆友长成什么样子——未来坐标
我们的目标是,从左栏到右栏。
虽然我们面临这这么多让人抓狂的挑战,我们依然希望通过20年的陪伴,小盆友会具备这些好的品质和技能。
我们不知道的是,同时让我们迷茫和焦虑的是,怎样从左栏走到右栏,到底给小盆友怎样的陪伴才是好的?
我们也懂得,小盆友是通过生活中每时每刻的事情和感受来发展TA的智力、情感,以及这些好的品质和技能,或者坏的品质。
所以生活里不论大事小事都是一个个机会,可我们碰到事情却都是按照自己的习惯方式来应对来处理的,这些习惯方式又很可能是我们从自己父母身上习得的,从社会从朋友那里听来的,我们并没有思考过,用传统的教养方式能从左栏走到右栏吗?我们从书上从课上学来的方式,能从左栏到右栏吗?
碰到事情,往往会忘记我们的最终目标是什么,最终是希望孩子长成什么样子,并且回过来看眼前的担心,今天没有考到100分对孩子未来是什么样子真的那么那么重要吗?
课堂上,安静和Kelly为大家演绎了一个例子。孩子不肯刷牙,妈妈用沉默、离开不理他、冷处理的方式,想让孩子乖乖去刷牙。
整个场景很尴尬和压抑,妈妈板着脸,沉默,走到其他房间,一会儿出来说几句话,命令孩子去刷牙,孩子一个人在哭,不停喊妈妈,但是又不肯听妈妈话去刷牙,两个人要么僵持着,要么妈妈拖着孩子去刷牙,孩子继续哭。
演绎后,询问Kelly作为孩子的感受,她感到很害怕和孤独,她特别想玩,不想刷牙,而妈妈好像因为她不刷牙,都不爱她了。
所以孩子决定不想听妈妈的话,因为妈妈不爱她,或者是,乖乖刷牙,压抑自己的需求,为了不让妈妈生气。
同时妈妈那边,都快炸了,其实并没有办法,很无奈,想用沉默和命令来迫使孩子听话。
对照GPS,孩子从这件事中没有学习到任何品质和技能,反而更往左栏那边去了。
这就是一幅写下来的GPS的功效,使我们警醒,哦~我们这是在往哪里走?
我们心里是想要TA自觉养成刷牙的习惯,到时间了就要去刷牙,说到做到。
我们往往本能地选择了简单粗暴、立竿见影的方法,却没有意识到,这样做使我们失去了一次让孩子建立品质技能的机会,甚至是做出了一次破坏,让孩子从右栏往左栏走了一步。
时时对照,时时警觉,时时调整,努力才有了方向,我们在陪伴孩子时才看得到路,才能真正脚踏实地,充满希望地朝着我们的愿景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