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电视剧《琅琊榜》自2015年播出以来,以其复杂的人物性格、跌宕的剧情和深刻的主题赢得了广泛赞誉。本文尝试从荣格心理学的角度出发,解析剧中主要人物的性格特征及其心理变化,探讨这些人物背后所反映的人性共鸣与现代意义。
关键词
《琅琊榜》;荣格心理学;人格面具;阿尼玛与阿尼姆斯
一、引言
《琅琊榜》作为一部古装权谋剧,不仅以其精良的制作和唯美的画面吸引了观众,更以其深刻的人物刻画和复杂的人性探讨赢得了口碑。荣格心理学,尤其是其人格面具、原型理论等,为解读剧中人物提供了独特的视角。
二、梅长苏:人格面具与深层人性的碰撞
梅长苏(林殊)是《琅琊榜》的核心人物,他从一个少年将军转变为麒麟才子,经历了身心的巨大转变。荣格的人格面具理论可以很好地解释这一转变。梅长苏在经历赤焰军全军覆没、自己身中火寒毒后,不得不隐藏真实身份,以梅长苏的面目出现,精心谋划复仇。他的人格面具使他能够在不同场合下表现出不同的性格特征,如面对护卫飞流时的贴心、面对大统领蒙挚时的活泼,以及面对敌人时的深沉和狡黠。这种人格面具的转换不仅体现了他的智慧和谋略,也反映了他在权力斗争中的无奈和挣扎。同时,梅长苏在细节之处流露出的善良本性,如以女尸救出誉王妃和她腹中的孩子,体现了其内心深处未被权力腐蚀的善良。
三、静妃与穆霓凰:阿尼玛与阿尼姆斯的双性共生
在传统封建社会中,女性往往被视为男性的附属品,而男性则被赋予理性、刚毅的形象。然而,《琅琊榜》中的静妃和穆霓凰却打破了这一刻板印象。荣格的原型理论中,阿尼玛和阿尼姆斯分别代表男性潜意识中的女性倾向和女性潜意识中的男性倾向。静妃宁静淡雅,聪明通透,在勾心斗角的皇宫中遗世独立,体现了女性中的阿尼姆斯特质——理智、独立。而穆霓凰则勇敢、坚韧,不畏强权,展现了女性中的阿尼玛特质——勇敢、有主见。这两位女性形象的双性共生,不仅丰富了剧中人物的性格特征,也反映了现代社会中性别角色的多样性。
四、梁帝:权力异化与人性的扭曲
梁帝作为《琅琊榜》中的反派角色,其性格的转变和扭曲是权力异化的结果。荣格曾对异化作出解释,即主体为了迎合客体而逐渐与其自身疏离。梁帝年轻时英武有为,渴望创造美好的朝局。然而,随着权力的膨胀,他变得多疑、残忍,甚至对昔日的兄弟和亲人下手。这种性格的彻底颠覆是权力对人性的日渐腐蚀的结果。梁帝的形象深刻揭示了欲望使人腐坏的本质,也提醒了观众真挚情感的重要性。
五、靖王:正直与理想的化身
靖王是《琅琊榜》中的理想君主形象,他耿直、善良、重情重义,具备“上马能战,下马能治”的良好素质。靖王认为赤焰冤案和政治黑暗是奸臣闭塞的结果,因此他坚守真理和信念,不为权力和金钱所诱惑。靖王的形象体现了荣格所说的“性格决定命运”,他的正直和理想主义精神不仅赢得了梅长苏的辅佐,也赢得了观众的共鸣。
六、结论
从荣格心理学的角度出发,《琅琊榜》中的人物性格特征和心理变化得到了深刻的解读。梅长苏的人格面具与深层人性的碰撞、静妃与穆霓凰的双性共生、梁帝的权力异化与人性的扭曲以及靖王的正直与理想主义精神,都反映了复杂的人性共鸣和现代意义。这些人物形象不仅丰富了剧情,也为观众提供了深刻的思考。
参考文献
1. 电视剧《琅琊榜》相关信息
2. 以古鉴今,人性共鸣——从荣格心理学角度解读《琅琊榜》人物形象-《现代视听》2016年01期-中国知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