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没有过和我类似的经历:从早上起床后一直忙到晚上,但却发现最重要的事情却没时间做了,例如运动、例如读书,亦或是其他。
我昨天就是如此,早上5点起床到晚上12点睡觉,从时长上来看我的工作时间好长,算一下也的确做了不少事情:写了一篇文章、写了一篇笔记、见了两个朋友、建了三个微信群沟通方案。可是我到了晚上11点才发现我竟然还有三件重要的事情没完成:运动、读书和录课程。
正常我为了早起,每晚希望尽量不熬夜,但昨晚我还是熬到了12点,因为我还想最后挣扎下完成重要事情,但一直努力到12点也就完成了运动和读书,录课程还是推迟到了第二天。
为什么我们每天没完成自己既定的“重要事项”但却一天满满当当呢?史蒂芬•柯维的《卓有成效的管理者》中有一个故事可以说明我们每天面临的这个问题。
讲一个教授在给学生讲课,这堂课叫“一个水桶里头到底能装多少东西?”。教授的桌子上放了一块大石头,就问学生说,这个水桶里面装多少东西?学生说肯定能装一块石头,就把这块石头就放下去了,放下去这个石头很大,基本上把这个水桶就放满了。教授又问:“还能装什么东西吗”?学生说,“装不了了。”教授又拿出一包石头子儿倒到水桶里头,又装下了。教授又问:“现在还能装什么东西吗?”学生说“装不下去了”。因为大石头、小石头把那缝儿都给塞上了,但是教授说:“还是可以装的”,然后他又拿出一袋细沙往那个桶里倒,然后摇动那个水桶,这一小袋细沙也装进去了,教授又问学生说“还能装什么东西呀?”,学生说“这下可真装不下什么东西”,他又拿出一小桶水,往里头倒,到这时候是真的是装不下什么东西了。
这个教授就反过来问,假如我先不是把这块大石头放进去,而是先把水放在里头,然后把沙子放在水桶里头,可能就差不多了,再把石头子儿放在里头,那个大石头就装不下去了。
我们生活当中,常常是不把重要的事情放在优先级,就如桶里先放满水,那么再加任何东西都会溢出来,结果就是你发现重要的事情就没办法去做了,因为当琐碎的“沙子”事件占满了有效工作时间,其他事情再加的话就会溢出来,就如一天的时间就是24小时,我们不能让每天的时间扩展为25个小时。这就要求我们在每天的安排中要遵是“要事优先”的道理。
如何把这个道理变成每天的执行方案呢?
首先确定事件性质,即分出来哪些是大石块、小石块、沙子和水。
这就需要我们有区分的标准,每个人都有不同的标准,这是基于每个认都有不同的价值观。价值观用通俗的话来讲就是一个人认为什么事情更重要。
很多时候我们“眉毛胡子一把抓”的做事,体现的就是我们无法区分什么事情是最重要的,即我们找不到生命中的大石块。
如何找到生命中的大石块呢?那就得从价值观层面开始思考。与自己而言,什么事情是你生命当中更重要的呢?
这时候有的人就会开始纠结,大部分原因是“鱼与熊掌都想兼得”而造成的,分不出“鱼”和“熊掌”哪个于自己而言是更重要的。
如何确定生命当中更重要的事情呢?可以采用“以终为始”策略。假设现在是你生命当中的最后一个月,你会做哪些事情?加入现在是你生命当中的最后三天,你会做哪些事情?加入现在是你生命当中的最后一天,你会做那些事情。
仔细思考这些事情,这些就是余生最重要的事情,那么就依据这些标准来确定自己一天的事情。
例如加入现在是我生命当中的最后一天,我会希望自己依然穿着拉风的战袍在讲台上讲课,影响更多的人的生命发生改变。
那么我决定每天事情的标准就是:是否有助于我的培训。
运动让我可以有体能站在讲台上;写作可以不断磨练思维;学习让我的培训内容不断升级,所以这些事情就是我每天的大石块,也是我给自己定义为“每日必做三件事”。
你生命中有哪些“大石块”需要提前放置在每日的生活中呢?
其次对这些事件进行排序。即确定放大石块、小石块、沙子和水的顺序。
根据教授的故事,我们就能知道要先把“大石块”事件先来完成。
可是知道却真的有点难做到,就如我个人知道运动、写作和读书与我而言是必须要优先处理的“大石块”,但是我总是因为种种的意外让这些重要事情一直拖到最后。
反思一下自己的混乱,我觉得非常有必要重新梳理每天的生活节奏:
4点到4点30起床,利用最清醒的时间写作。
写作完毕后,边运动边听音频。
每天随身带书,完成读书计划。
每天利用空闲时间完成打卡笔记。
那么,你打算怎么安排你的生活节奏呢?
最后,拿出时间来匹配这些事件。即大石块、小石块、沙子和水的量怎么配比。
要为“大石块”事件硬性匹配大块时间,这块时间一定是去除一切干扰的时间。过去我在这一方面执行得很不够,接下来要严格要求自己。
立下自己的承诺:每天早上利用最清醒的大脑写作。每天严格执行自己重要的三件事“写作、运动和读书”,并且总时长大于三小时。
要利用一切琐碎时间完成琐碎的事项。过往琐碎时间被手机消耗得太多。接下来琐碎时间要么读书,要么写笔记,要么写字帖,要么做一些简单的运动。
你打算为你的重要事项安排多少时间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