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一部关于校园霸凌的电影《少年的你》,再一次将校园霸凌问题拉入大众视野。实际上,校园霸凌的确是一个普遍存在的现象,正应了那句话“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往往身处校园霸凌的双方,无论是施暴者或是受害人都常常是不自知的,而这样“无知的恶”也是最可怕的。对于施暴者来说,他们只是觉得自己在和同学开玩笑,要谈惩罚,又从何说起呢?对于受害人来讲,如果他们忍受不了,便会被戴上“开不起玩笑”的帽子,从此便会和周围的群体产生疏离。
正在上小学的表妹给我讲过一件发生在她学校的事。她们班里女生的“大姐大”喜欢上了班里的另一个男生,每到课间她都找各种借口去和那男生聊天,时间一长,班里的同学就总拿他们开玩笑,女生很满意这种情况,但男生却并不是这样想的。随着留言的不断扩散,男生开始有意的疏离女生,为了逃避和她的交流,他的做法是一到课间就去厕所,等上课铃响了再回来。时间一长,“大姐大”也感觉到了男生对自己的冷淡,她开始跟男生一起去上厕所,整个课间都站在男厕所门口等他。再到后来,她带领自己的一帮姐妹一起堵在男厕所门口,一口一个“老公”呼唤着里面的男生。男生实在没办法,跟老师说了这件事,“大姐大”也因此被叫了家长。可事情并没有就此平息,第二天刚一下课,她就带人堵住了打算跑去厕所的男生,把他团团围住后,质问他为什么要找老师打小报告,那男生被吓得一句话也说不出,“大姐大”更加胆大妄为,她要求男生跪下向自己承认错误,男生照做了,泪流满面的跪在地上按照“大姐大”教他的那样说:“老婆我错了。”……
事情发展到这个地步,已然不再是“玩笑”那么简单了。可反观整个事件,“大姐大”每一次行为的极端,往往会成为下一次行为的起点。那么她行为中的哪一步才算是霸凌呢?女生把男生团团围住并让他跪下算是霸凌吗,带着女生把男厕所门口给堵了算是霸凌吗,一个人站在男厕所门口大喊老公算是霸凌吗,课间找借口去和男生聊天制造舆论氛围算是霸凌吗?
全国人大代表李亚兰表示,很多校园霸凌行为在性质上极为恶劣,但伤害后果并没有达到伤残鉴定标准中的轻伤,或者是重伤“量”的要求,因此也无法对其追责惩治。对此她建议制定校园霸凌专项法律法规时要更加细化惩治“量”的标准。
反观校园霸凌的本质,霸凌行为的产生往往是因为“渐进式的环境演变”,也就是说,“大姐大”并不是一开始就想让那个男生跪在地上向自己承认错误,而是通过一系列行为的演变,才造成了这样的结果,所以我认为李亚兰代表的建议对惩治校园霸凌并没有很好的作用。首先,在“量”的制定上有很大的难度,比如表妹讲述的校园霸凌事件,只有“大姐大”最后一步行为才可以称之为霸凌,而导致这一行为之前的一系列事件都不可以算是霸凌吗?人行为的尺度是很难界定的,不像考试的分数有一条很明显的分界线,60分就是及格,低于这条线就是不及格。其次,即使真的做到了细化了惩治“量”的标准,又如何应对这种“渐进式的环境演变”呢。惩治了“大姐大”,那些和她一起“施暴”的女生是否需要惩治呢?很显然,她们的行为并不像“大姐大”那样达到了应当惩治的“量”,但如果不惩治,那么她们这次的行为也一定会衍生下一次更恶劣的行为。今天倒下一个“大姐大”,明天还会有千千万万个“大姐大”站起来。
曾经听一个老民警谈一名失足妇女的经历。审讯中,老民警问她是怎么走上这条道路的,那24岁的姑娘笑了笑说,一开始只是在KTV的吧台做服务生,后来有一次房间服务生不够了,她就去帮忙送酒到客人房间。有一次送酒的时候,客人邀请她留下喝一杯,看着客人手上几张明晃晃的红票子,她没有拒绝。再后来她就经常陪客人喝酒,客人要求她提供性服务,同样的红票子,同样的没拒绝……她就是这样一步步从一个打工妹变成了一个失足妇女,如果说有什么办法可以避免悲剧的发生,那就是从一开始就不要去KTV做吧台服务生。
惩治校园霸凌也应该这样止于源头。记得早些年有这么一条新闻,在英国的一所校园里,一个白人孩子问一个黑人孩子:“你怎么这么黑啊,你是非洲来的吗?”校方知道这件事以后,立即通知了孩子家长,并且在全校大会上批评了这一行为,校方的态度是“坚决反对种族歧视”。当时看到这条新闻,也惊讶于英国人的“小题大做”,只把它当作茶余饭后的笑谈,可仔细想一想,“扼杀在摇篮中”也许才是惩治校园霸凌的治本之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