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静地立在一处,看着远处的青山,一点点藏匿落日,再慢慢吞噬余晖。风轻轻掠过脸颊,撩起额前的一撮碎发,倒影一波一波,同涟漪玩耍嬉戏,也不忘吐槽同在一处的白色泡沫,败了八方游人继续观赏的兴致。
一阵汽车的鸣笛声越过水面呼啸而来,紧跟着是尾气喘气的声音,确实太吵了,喧闹的人群,刺耳的噪音,狠狠压住此时难得的安静势头。
本想借着一席僻静,好好跟自己谈谈!
浮躁的心像困在悬崖绝壁边,明知道有危险,却收不回!
很多事变得力不从心,我茫然,疑惑,究竟是能力欠缺,还是方向不对。忐忑不安的心让我开始怀疑自己。我怕我看不清状况,如此现状会使自己对当初下定决心要做的事怀有的热情消磨殆尽,违背了初衷,将自己生生困在一片迷雾丛林里,手持没有指针的罗盘……
迎着夕阳弥留的光晕,暖风微熏,此刻的我,好想大醉一场,看清那时自己的意识,是不是最接近本我,问清楚现在的自己还能作何想法。顺便借着酒劲嘲笑一番那个躲在暗处总是高傲的我。
有时候,我像个小孩子一样无知,却又玩味着人类虚无的游戏,用言语包裹着最后的傲骨,偷笑一种心知肚明的存在,真是个光怪陆离的世界。
那些看似善意的谎言,实则一步步悄无声息地将人推进深渊,毫无撤回的余地。选了迂回的路,真的要眼明心亮,有痴心执念,否则,容易偏离原本的轨道,无疾而终。
在某些事上,身体像是回到高考前夕对地理的怪圈中,明明使着劲,却看不到力的着陆点,身心俱疲更让人无奈。那时的我,想放弃,却遇到了不肯放手的人,连扯带拉,瓦解我以为自己无可救药时内心的绝望。后来,是真的不想辜负老师的坚持,才想着用态度回报,即便分数无动于衷。还好,最后的结果值得,而这份力量总在我走向末路时,提醒我不应该轻易言弃。很多时候,除了自己,没人替你坚持。
可难过的是,我发现自己倾向在某个时日做个拖延症患者,对,就像个病人,蜷缩在自己的格子世界里,无心做很多事,只是消磨时光,慵懒的心变得十分霸道,等到最后一刻还尽可能压榨余下的间隙,享受着自知却不自控的煎熬。
还好有兴趣拖着我,以至于我不会在生活这潭死水里溺亡。
我悄悄地挖出自己心中的秘密,晒晒太阳,吹吹风,生怕它发霉影响我的心理;转而细数着我的糟糕顽劣,我的狼狈不堪,我的软肋无力。也一点一滴收纳着日子里的琐碎:小区里流浪的猫,街边的小贩,步履轻快的快递员、以及和身边的好友诉说着无聊的日常!
我假装自己并不是过得潇洒,活得努力!因为积极的态度有时反而会麻痹自己,而生活终究是一个人成长的自我救赎与修行,争渡争渡,惊起的浪花难免掺杂着眼泪。
朝圣者,即便态度再虔诚,也成不了佛。
《冈仁波齐》中,厚重的山峦一路跟随,公路蜿蜒前进,娴熟的姿势,一张一弛间丈量每一寸土地。他们匍匐在地,有信仰的人看世界的视角自然跟旁人不一样。睡前吟诵经文,也是真情渴求牵心的都有归属。
成佛注定是比朝圣艰苦千倍万倍的修行。因为一个人成佛得道是大智慧的成就,不是两条腿一盘做功夫的成就,像念佛、修密宗、参禅、修止观,最后的成功悟道是智慧。态度固然重要,但并不能成就本心的智慧。
真正的智慧,会让人活得通透,有发心、存定心。
没有一个溺水而亡的人知道,究竟是哪一滴水终止了他的呼吸!
在生活中容易溺亡的人,往往难以确定哪个环节出了故障,惊觉之时,已是边缘之人,无路可走?道在于心性。一个人在水里浸泡久了,自然受侵染,最怕盲目自信地以为浮浮沉沉是常态。如若不趁机习得求生之势,抑或是紧抓最后的救命稻草,那就会有某一处的浮尸了。
我们都是生活的朝圣者,即便成不了佛,但想要见到佛,必得胸怀诚挚,修身养性,才有机缘可渡生活之劫。
自白是我最后的稻草,但愿我抓得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