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有三餐,时时得在饭桌上坐着聊会天,最尴尬的时候,莫过于没话聊,或者把天聊死了。尤其是男女之间,女生要是讲起她闺蜜如何如何,男生一个闷头劲吃着饭,又或者不停点头,丝毫没有想要接过女生话题的意思,这不知不觉间,话题往往就闯进了死胡同。
场面尴尬了,以后的约会也甭想了。其实,话题尴尬,有部分原因在于男女的思维不太一样,这还得回到咱们老祖宗穿裹着兽皮,佩挂着兽牙的丛林生活说起。
那时候,男性在外头打猎,靠的行动上的快准狠,配合不够眼神来凑,一个点头大伙都明白怎么回事,如何围猎,掩护,攻防,追求的可是简短表达,生死竞速。万一耽误了时间,捕不到兔子,全家都得跟着挨死,哪来时间跟你瞎聊那块兽皮的毛质有多厚多暖?
女性就不一样了,简短的表达对她们来说是场噩梦,没话题聊,她们只能干巴巴的呆坐着等丈夫打猎回来。于是乎,她们把话题越聊越长,不断寻找搭起两个话题的桥梁,从这个话题聊到另一个话题,谈起天气,不经意间也能说起采果,侃完了脖颈上的兽牙,还能聊会哪块兽皮最保暖。在洞穴里大家围个火,说说话,丈夫也差不多回来了。加之生儿育女,与孩子的情感沟通也落在女性肩上,这迫使她们不得不练就沟通的本领。
再怎么说,那是老祖宗那会的事情了。如今女性早已离开洞穴,更不用抡起长矛去打猎,依靠体力养活自己。男女平等的时代,需要双方学习着如何相互交流。
交流,为的是彼此的了解,情感的共鸣,而感官恰恰是彼此情感交流的窗口。
人的感官,需要接受明确的事物才更容易激起反应,什么意思?我说“恐怖”,或许你会想起披发白面,孤凄的女鬼,或许你什么也感觉不到。而如果我说,“它双瞳鼓胀得快要破裂,周边爬满血丝,在黑魆魆的阁楼里发亮,眼神死死钉住我,越发凶狠”,这样的恐怖比起前者,来得更吓人——因为“画面感”。
诗,之所以美,大抵也是这个道理。所谓托物言志,借景抒情,赋比兴手法中的兴,都试图将情感寄托在意象(画面感)里,以此抒发情感。情感本身是一种抽象的存在,需要借助具体的画面来表达,夕阳美,不比“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浑然天成,具体生动的事物画面感更加强烈,让情感表达得更充分。
发现了吗?将事物具体化来增强画面感,有两个好处:
其一,当画面感强烈了,感官体验才会增强,事物也就更加真实,进而引起共情。
其二,事物具体化后,话题蕴藏的小话题也越多,这意味着随机展开话题的成功率更高。举个小例子,“夕阳美”的话题展开点,只有“夕阳”和“美”,这是大话题。而“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能够展开的小话题有“落霞”,“孤鹜”,“秋水”,“长天”,还有文章背景“滕王阁”。
至于怎么从小话题,自然过渡到其他大小话题,往后会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