邻村老王七旬有余,早年间在县级企业工作,每月有近百十元的工资领。妻在家带孩子操持家务,就这样的条件在当时村里靠种田谋生的村人眼里也是令人十分眼羡的大事。
老王与妻子育有三男三女六个孩子,老伴五年前过世。老伴过世后,家庭大战暴发。其实在老伴过世前二个月,子女间的磨擦就不曾间断过。王妻因病住院,需花钱,除小女儿平时就照顾,住院时贴身陪伴外,其他子女不去陪侍,还闲话不断。什么,“谁拿钱谁去照顾吧”,“去照顾母亲,那是她花上父母亲的钱了,不然她会去照顾?她家过得也不宽裕。"听到兄姊们的闲言碎语,小女儿虽心里难过,却依然对生病的母亲不离不弃,陪侍左右,直至母亲二个月后离世。
父母的钱确实也是小女儿帮忙管理的。小闺女嫁在本村,父母平时需要买米买面,油盐酱醋,常用药物及疏碎开销都是小闺女在跑腿。老大是男孩,夲该上侍奉好父母,下带领好姊妹弟弟们。但老大两口子从来都是刁钻刻薄之人。与人相处总爱沾个小便宜。长此以往,周围人虽和他们言语来往,却内心时时提防着他们,不愿与他们深交。连父母都不敢相信他们。更别说其他姊妹弟弟了。这不,母亲去世余下一万八千元存单。留下遗嘱,钱不能分,要留给老伴防后。小闺女谨遵母瞩,拿着存单不放手。老大率先不满,提议分钱,战争由此开始。
出殡当天,老大一家像急红眼的斗鸡,站在灵堂前不穿孝衣大骂。先骂父母不公平,再骂弟妹们讨了父母便宜,不尊重作为兄长的他。激动之余,脸颊涨红,小眼圆睁,凶相毕露,手不停地在空中挥舞着,双脚时不时跺着地面发出咚咚声。大有谁敢吱声就要打过去之势。其妻在一旁应和着,夫骂妇随,出尽洋相。八音会的奏响的哀乐也遮不住老大两口子的谩骂声,随即干脆停了哀乐,静听老大两口子在灵前的“表演”。其余姊们背过身子小声指责,互相埋怨。帮忙的众人纷纷劝说,不管怎样,先把死人入土为安再解决问题。老王坐在轮椅上耷拉着脑袋,口流涎水,一语不发。
老王高血压偏瘫数年,不知是对这群不肖子孙的无奈,也不知是疾病缠身已傻,总之,他象一个木偶瘫坐轮椅上,连头也不抬一下。对于老大灵堂大骂,他无动于衷,周围也没一人考虑他的感受。(或者他根夲就没有感受)他的轮椅正对灵堂,无任何反应。围看热闹的心软之人竟也泪流满面了,可怜年轻时那么有能耐的一个人,到老怎就落这么个下场呢?老大两口子骂够了,走了,发誓不再有这样的父母,也不会去发送他的母亲。
午饭过后,出殡仪式准备举行。老大全家虽怒气冲冲但也素衣孝服来送母亲了(不知是忽然想开了,怕别人指责,还是什么原因,不得而知),依旧是没人敢吱声。长长的送葬队伍在哀乐声中缓缓走向村外,除小女儿哀哀的哭嚎外,其余人面无表情。老大扬着脸笑看着街道上围观的人群。送葬队伍刚到村口,老大折身而返,不顾周围人的指责,手玩丧杖,一副玩世不恭的神态。其余人继续走向坟地。
从坟地返回的人还未拂去身上的尘土,老大的吵嚷又开始了,到处找小妹要存单,并扬言,我是兄妹中老大,父母的钱应归我管。钱必须分掉。我管分配。吵声又引来围观的人。众人议论纷纷,街坊邻里,亲朋乡党议论指责老大一家的贪婪不讲理。
院子里还是狼藉一片,孝子们无心去整理院落。为了躲事也不敢出现。本家族人终于看不惯啦。自发组成了解决问题小组。商讨这18000元的处理结果及安排老王以后的生活。众人一致认为存单不能分配。以备年老的父亲有个生病住院之事的应急之需。六个儿女应轮流伺候父亲到百年以后。父亲的工资随身携带,轮到谁家工资本带到谁家。也就是父亲每个月的工资在谁家生活,谁家有自主花钱的权利。并把老父侍侯好。族人的强行介入,化解了战争,老大两口子在族人强烈的干预下不得不屈服,勉强接受调解。听说父亲工资可谁家侍候谁家花钱,老大迫不及待地把父亲接到家中,并发誓要给弟妹们作好榜样,伺侯好父亲。
老王在大儿家生活仅十天,当月工资就没了,大儿子又以老王年轻时对他不好,把老王推进他曾经住过的房中后不闻不问。(老大尝到了伺候瘫痪病人的滋味,一曰三餐,并挖屎端尿的不易。)老二,老三家较顾全大局,接到自己家中,也仅仅是完成了自己需侍侯的曰子罢了,此外一天也不多伺侯。两个外嫁的女儿以伺侯不方便,也很少登门看望老父。老王轮到小闺女家后就再也没人接了,小女儿也不推,老王也就在小女儿家住了下来。这一住就是五年,直到老王去世。其间,虽也有子女上门看望,但从不提接走伺候的事。
今年,老王死了。儿女们虽不和睦,却再也没人为老王退休金之事争吵了。小闺女默默地出钱出力埋葬了父亲。村人叹息说:“好儿女不在多少,一个就够了。老王老俩一辈子辛苦养育了六个子女,只有老末孝顺呀!”也有人问老贾小女儿:“你哥哥姐姐们对你父母生不瞻养,死不埋葬,就你一人为他们养老送终,你不觉得亏吗?”小女儿淡淡地说:“父母辛苦养育了我,他们陪我长大,我伴他们变老,为他们养老送终是应该的。现在我的子女都有出息,还很孝敬我,和我孝敬父母为他们做榜样是分不开的呀!"众人皆说.“好人得好报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