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处河北的高考考生是最悲催的,毗邻北京天津,考的是全国最难得卷子,全省没有一个985院校,唯一的一个211院校座落在天津的辖区之内。虽然一本上线率高,但985、211的录取率与一本上线率比却是云泥之别。考全国最难的试卷 ,985,211的录取比例却远远低于全国的平均水平。
于是,很多年来,河北的家长们为了让孩子录取一个好一点的学校绞尽脑汁。
有经济基础的去天津买房子,去东北置业,还有去大西北,去西藏买房置业的。考完试卖掉房子,楼市千变万化,十几年来好多地区房价升值,孩子即能上一个好的大学,家庭财产又得到了保值升值,好多家庭获得了双收。
有胆小怕事不敢当高考移民的,于是滋生了衡水中学这个妖孽。在十几年前监管不严的情况下,衡中全省范围内以优厚的待遇四处跨市跨地区去学校掐优等生的尖,然后凭借着优秀的生源,严苛的监狱化的管理模式 ,超量的题海战术,学校超强打造出来的精干的教师队伍,清北的录取人数直线上升,985,211的录取率逐年提高,硬生生的打出了自己的金字招牌。
不到二十年的时间,催生出衡水的教育产业链,衡水地区教育水平普涨,针对不同成绩的孩子有不同的学校接纳。现在这个产业链不仅仅是高中,已经延伸到了初中,甚至是小学。
目前衡中已经打造出属于自己的金字招牌,衡水地区的高中教学水平跃居全国第一,于是现在虽然严禁跨地区招生了,但是现象发生了反转,每年全国各地的家长们去衡中打听如何办理入学手续,每年高考分数一公布 ,志向清北的孩子落榜后复读第一个选择就是衡中,衡中也开出优厚的条件接纳这些志向远大的孩子,优秀的生源让衡中一直处在良性循坏的轨迹上。
衡水地区的高中每年有近百名学生考入清北,换句话说每年清北在河北的招生指标中衡水的高中占了全省的百分之九十左右,凭借着严苛的管理模式题海战术活生生的把河北的高考分数拉高了N多分,河北出现了七百五十分满分的高考试卷,高考成绩700以上去不了清北的现象。而700分这个分数只要逃离河北省这片土地,不敢说是状元,清北一定是囊中之物。
当年孩子中考结束,他们班上前五名的孩子全部选择了去衡中就读。其中一个孩子的家长是我们当地最好的高中(全省排名前五前十)的教师。
我们在河北的一个三线城市,孩子入读的是当地最好的高中(河北省内排名能在前五前十),今年高考结束,孩子的同学去东北、天津,参加考试的孩子有的录了985院校,以她们的高考分数在省内连普通的211都进不去。
去西藏考试的录了北京一个不错的院校,这个孩子的成绩在河北省内离211院校都有一定的距离。
听说还有去宁夏内蒙考试的,录取结果也都让人很是欣慰。
毕竟,有衡中这条鲶鱼,河北的各个高中教育弦都绷得紧紧的,据说河北全省的教育水平在全国稳居前列。享受着河北高效的教育资源,再紧紧抓住其他地区录取的优势,孩子的大好前途就在向你招手了。
但是也有失败的例子,好像现在天津要求必须得在天津读高中,孩子的一个初中同学初三下半学期去的天津,今年高考孩子录了一个一般的985,孩子妈妈很失望,说很后悔去天津上学,陪读三年辛苦不说, 总觉得孩子学习的自觉性有待挖掘,如果天津的学校能像河北的高中那样抓得紧一些,管的严一些 ,深挖孩子的潜力,孩子录取的学校有可能再上一个台阶。
身边也有孩子去了天津,家长没办法陪读,孩子正值青春期,自制力差,逆反严重 ,勉强毕业也是有的。
这几年内蒙要求必须在当地上学,有被清查出来耽误了孩子高考的现象也有过。
还有今年沸沸扬扬的衡水在广东分校的事情那几个据说是在河北考不上清北去广州冲刺一下,都是蛮优秀的孩子,估计家长和孩子的心情是大喜大悲大悲大喜,一波三折,不知道事情最后的处理结果。
查了一下,高考移民古已有之,并不是现代人的发明。
我们属于既胆小怕事不敢当高考移民,又不屑在衡中严苛的监狱化管理制度下充当靠题海战术流水线下出来的程式化教育产品,还心疼孩子在河北的高考压力,在普高把国内高中知识全部学完后,逃离了国内高考。
如果你身处河北,你是怎么选择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