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篇文章里面我想说一下认知与行为之间的关系。认知充当了动机或目标,而所有的行为的组合则是目标实现的过程。他们之间还差了一个距离。事情起源于一个产品与设计冲突的场景。
背景:产品是一个工具类的付费产品,针对产品设计过程中的一页详情页的设计展开的问答。
产品:这一页要强调、突出“付费”按钮的设计,至于其他关于产品的详情,譬如简介、图文说明以及该产品的各种优势等等展示性信息,可以弱化,或者直接放几行说明性文字即可。先保证产品上线。
设计师:既然是详情页设计,当然是要重点展示关于产品的各种介绍和优势的数据表达,保证内容吸睛,同时要有图文优化,保证视觉传播。
就这样一个场景,两人的对话不竟让我深思。问了设计你知道在这个页面产品到底在想什么?关注什么?他说产品就只是单纯抄袭竞品而已。在告诉他这一页最主要的点就是“转化率”。他听了之后,更来劲了,脱口而出这样一句话:“既然是转化率,那就更应该把重点放在内容介绍上”。因为这样用户才能知道产品更多详情,才更有吸引力,才能做出“付费”的决定。他的理由或者想法也不是没有道理,但是阅读图文并茂的详情信息相对“转化率”指标起到的是“推波助澜”的效果,而点击“付费”按钮这一行为却可以直接产生“转化”的结果。而且,对于互联网产品而言,保证产品如期/提前上线,从而抢占市场,这带来的价值恐怕不是单纯保证视觉效果所能抵的。只要我们的设计能将这一认知与用户行为衔接起来,那我们的设计才是合理的。这一详情页设计过程中完全可以将突出按钮与设计内容良好兼容。也就是说,倘若做好认知与行为,那么也不会产生以上冲突了,因为二者的根本是统一的。
我想这大概就是认知与行为之间的鸿沟,也就是说设计师虽然意识到这一页是用户作出决策,是否付费的关键所在,但却不能将这个认知与通过设计行为引导用户作出“转化”动作结合起来。在页面中,突出“按钮”这个设计行为就是达到“转化”这个目标认知的实现。
我们做事情总是通过分解,一步一步来完成。心理模型是:目标→任务→行为→结果。而实现模型是:在每一个箭头之间是充满大量转化工作,以及各种出错/异常情况的。也就说,在认知与行为之间还差了“心理模型”到“实现模型”之间的距离。我们要做的就是如何缩短这个距离,让认知与行为良好统一起来,也就相当于“表现模型”的建立,使其尽量与“心理模型”贴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