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向“语用”,让每一课都有一得》这篇文章是王林波老师专著《指向“语用”的阅读教学实践》中的一篇文章。他以《阅读大地的徐霞客》一文的教学为例,谈到语文教学中的一些不尽人意的地方。
文章中指出,现下我们的语文教学中聚焦语言文字的作用已经成为大家的共识,但是却出现了模式化教学。模式一:模式化的“你想对他说些什么”。模式二:“课后你也来写一写”。读到此处,我不禁笑了,这两句话怎么这么熟悉!有一段时间我不也是用这两句话结课吗?听公开课的时候不也经常听到这样的话吗?
如果王老师的文章只停留到他发现的问题,我估计所有读者都要怀疑文章是不是王林波老师写的了!因为我们都知道,王林波副校长是一位善于发现问题、善于思考、善于将思考与实践结合的老师。
针对模式一,王老师提出了“关注语言,发现‘这一课’的表达特点”的解决方案。在《阅读大地的徐霞客》这篇文章中,王老师引导学生“积累四字词语,尝试运用表达”“感受对仗手法,为运用做好铺垫”。针对模式二,他提出“聚焦表达,发掘资源当堂习得”。
“竹子能够拔节而出,需要经过三五年默默地生长,不断强壮自己的根系;一位名师要能够迅猛成长,则需要经过十年、十几年甚至几十年的修炼和积淀”。王林波老师正是这样将自己多年对课堂的观察和思考用在课堂中实践,然后给后辈们提供了合理的建议。
读了这篇文章,我反思自己是否能够像王林波老师那张将发现的课堂现象深入思考,得出解决方案,在课堂实践中印证。其实工作这么多年,我也听了许多青年教师的课,常态课中发现了问题也能够及时指出来。但是我从没有将发现的问题进行归纳、思考、总结再运用。这正是我无法成为像王老师一样优秀的人的原因之一。
看着王林波老师专著里的每一篇课堂实录,我真心佩服他勤于动笔记录思考的韧性。读着《指向“语用”,让每一课都有一得》,我不禁感慨发现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才是真的思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