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阳明从小就放荡不羁,一心想做圣贤,每天专研通往圣贤的道路。最开始他认为成为圣人要“为万世开太平”,靠出色的军事能力才能经略四方。1489年他拜见了娄谅,娄谅告诉王阳明,成为圣人就要“格物致知”。这也是朱熹理学的治学方法,人在面对自己所不知道的物时,要通过各种方式来把它搞明白。搞明白一切事物的道理后,你就是圣人了。但王阳明发现从“格物”中并非能“致知”,他开始怀疑朱熹的“格物致知”是错的。
1499年,王阳明通过会试步入仕途,
1472年—1508年,前36年王阳明一直在寻求成为圣人的道路,想通过儒、道、佛、理学、军事学方面的研究,试图找到这条道路,但全部半途而废。
1508年,受刘瑾陷害,被放逐贵州龙场驿站。
龙场悟道:吾性自足,不假外求。我们每个人心中与生俱来就有“良知”,做圣贤就是要通过自我努力实现最真实的自我。只有自己才能做自己的主人。
知行合一:知是行的开始,行是知的结果,知和行是一件事。天理既然都在我心中,那我唯一必须做的是去实践来验证我心中的天理,而不是去外面寻找天理。
1510年农历三月,任命江吉安府庐陵县县令。
1510年农历十一月,回到北京
王阳明认为禅宗是人人有佛性,后就枯坐,什么都不管了,不去实践,佛教徒担心父子连累他,就离开了父子;担心君臣连累他,就离开君臣。佛教徒总说自己不执着于“相”,其实这些都是在执着于君臣、父子、夫妻的“相”,所以他才逃避。而儒家心学是在心上用功后,必须去实践。有个父子,就给他仁爱;有个君臣,就给她忠义;有个夫妻,就给他礼节,从不执着于“相”。这就是佛家和心学一张纸的距离,就是责任心和使命感。简洁地说,王阳明心学是一门要人去外面建功立业的学说,而佛道是龟缩避世的学说。
朱熹说是去实践中寻找真理。而王阳明认为,真理已在我心中,我去实践,只是去验证这个真理,最终目的就是磨练我们的心。
1517年到南赣剿匪。
一个人如果用心程颐,天下就没有难事。因为心外无事,一切事都是心上的事,就看是否用心。
心即理,就是一切道里、真理、天理都在我心,不需外求,执行肯定合一的。
1519年,镇压宁王朱宸濠造反。
1520年,王阳明把“存天理去人欲”进行了一次飞跃,“致良知”正式提出。但他难就难在很多人不能持之以恒地致良知,如果真能坚持到,那超然的心态和超然的智慧就会不请自来。
格物致知——知行合一、存天理灭人欲——致良知
1527年,重出江湖,广西剿匪。
四句教: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
只要按良知的指引去真切地为人处世,并持之以恒,圣贤的境界就在眼前。
1529年王阳明的临终遗言:“此心光复,亦复何言”
总结王阳明心学:致良知,每个人内心都是有真理、天理、道理,也就是良知存在的,只要持之以恒地致良知,不假外物,就能获得超然的心态和非凡的智慧。但很多人的良知被外物所蒙蔽,要通过事上修炼,扫去污染内心之物,使本心显现,这是知行合一的过程,也是致良知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