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小生长在交通闭塞,信息匮乏的小山村,所以一路跌跌撞撞走到现在,从来没有人给我过可参考性的建议或意见。我常说自己是放养长大的,甚至是靠运气走到的现在。经常是自己对什么感兴趣就去做了,所以就是在对的时间里没有做出正确的抉择。现在突然就被丢到了社会这个大战场,我才意识到自己真的很弱,所以非常的惶恐和焦虑。
所以,我们要怎么打破这种焦虑呢?
找到焦虑的根源
治病得治本,打破焦虑症,也从寻找根源开始。
前段时间,因为工作的瓶颈,开始变得很恐慌,想去辞职,从新找工作,但是发现自己要转的行业根本跨度很大。没有经验,起头很困难。但是自己又找不到解决的办法,那段时间,报了趁早的职场季课程,涉猎了很多行业的书,甚至想去做金融销售,从客户经理做起,改变,总比这样坐以待毙强,反正我也是个爱折腾的人。
但是,冲动的跳入一个我完全不熟的行业,然后呢?长远的发展又在哪呢?
难道我是今年才发现自己不想在这一行工作的吗?我又不是今天才发现的职业天花板,一毕业的时候就发现了啊!
所以,也就是,毕业一年,我还是像刚毕业的时候一样迷茫!去年工作大概5个月的时候,就开始觉得应该去寻找自己的兴趣点,然后找一个长远的发展方向,因为自己对媒体比较感兴趣,加上平时比较喜欢读书接触新鲜事物,于是想去考个媒体方面的研究生,但是去年真的是傻啊!居然把不招收同等学力考生理解为不能跨专业。所以,花了不菲的代价,报了一个设计培训班。就是这笔不菲的培训费导致我现在还负债,也是消费够冲动。后悔莫及。
于是我觉得我焦虑的根源就是来源于这笔负债,所以解决办法就是规划我的消费,理性消费啊!
可是这笔负债的根源是冲动消费,可是为什么当时消费的时候还没有现在的经济水平,也觉得很值呢?
因为当时是抱着学好之后转行提升自己的薪资待遇来的啊!可是一年之后,因为学习成果没有达到预期,所以觉得消费的很不值得,说到底,还是自己的执行力不好,也是对事物发展的估计不足,所以对预期效果造成了误判。
继续深挖,找到根源的根源
以上是我的思考过程,所以,思考了很久之后,我开始反思:为什么那些整天乐呵呵的人其实他们的生活并不是我所向往的,但是为什么他们不会有焦虑症。
这群人通常有两类人:
- 人家就是过着当下的日子,不用忧心,不想做长远规划,没有那么多想法,自然就不必忧虑啊!
- 别人做了可行性的规划,并且每一步都按照计划来,所以人家有资本应对一切未知可能性。
怎样打破焦虑症
- 保持时刻获取新鲜信息的习惯。
- 坚持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
- 既然看不清未来,就做好现在,过好当下。
保持获取信息的习惯,是为了,让我跟上这个时代的节奏,并且在新的风口出现时,及时的抓住。而坚持自己的兴趣爱好发展,则是抓住机会的底气与储备。
想到了这些,虽然我现在依然不能一下子解决掉我的所有问题,可是我转换了自己的心态问题,这样每天的生活与工作又开始变得充实与舒服了起来。
而空闲的时间被我的兴趣爱好阅读填满,也就不焦虑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