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是一个花季,我们告别了童年的时光,成为一个个朝气蓬勃的花季少年;青春,想象中本应是充满活力充满阳光的,而珊珊来迟的青春期却带来了孤单、独立,我们的活力、阳光中多了叛逆,青春的叛逆是可怕的。”这是青春期孩子的心声。(学生作文)
青春期,随着孩子生理和心理所发生的一系列特殊的变化,个性发展上也出现了许多新特点,表现在自我意识、情绪情感、日常心态以及与父母及同伴的关系等诸多方面。具体表现为:
(一)自我意识高涨
青春期是自我意识发展的第二次飞跃期,进入青春期后,由于身体的迅速发育,使孩子很快出现了成人的体貌特征。因为这种生理上的变化发生得过于突然,使他们在持有一种惶惑感觉的同时,自觉或不自觉地将自己的思想从一直嬉戏于其中的客观世界中抽回了很大一部分,重新指向主观世界,使思想意识再一次进入自我,从而导致自我意识的第二次飞跃。其突出表现是,常常将很多心智用于内省,“我到底是个怎么样的人?” “别人喜欢我,还是讨厌我?”等一系列关于“我”的问题开始反复萦绕于他们的心中,这种倾向在恼海中憧憬着。他们的内心世界逐渐丰富,经常沉浸在关于“我”的思考和感受中,也恰是由于这一点,导致了他们个性上的主观偏执性,孩子个性上的主观偏执性表现为:一方面,他们总是认为自己正确,听不进别人的意见;另一方面,他们又感到别人似乎总是用尖刻挑剔的态度对待他们,因此,当听到别人在低声讲话,便断定是在议论自己;当看到别人面露微笑,又认为是在嘲笑自己;如果某位老师多看了他一眼,就会认为是自己做错了什么……总之,他们觉得周围人时时刻刻都在品评他,这种想法使孩子感到压抑、孤独而且神经过敏。孩子这种突然高涨的自我意识,使得其个性出现了暂时的不平衡性。
(二)反抗心理
反抗心理是孩子普遍存在的一种个性心理特征。这种特征主要表现为对一切外在力量予以排斥的意识和行为倾向。例如,希望成人能尊重他们,承认他们具有独立的人格。 孩子一般在下列一些具体情况下易出现反抗行为:
1.独立意识受到阻碍。孩子内心的独立要求很强烈,但父母却没有这种思想准备或尚未来得及适应这种情况,仍以过去那种十分关怀的态度对待他们,结果导致反抗行为。
2.自主性被忽视或受到妨碍。如父母不听取孩子的意见,将他们一味地臵于支配从属的地位。
3.当个性伸展受到阻碍时,也将引起极度反感。
4.当成人强迫孩子接受某种观点时,后者拒绝盲目接受表现出对抗的倾向。
(三)人际交往上的新特点
孩子在结交朋友方面,也显示出与童年完全不同的特点:这些新特点主要表现于以下几个方面:
1. 逐渐克服了团伙的交往方式,被新的交往形式所取代。进入青春期以后,他们交友的范围逐渐缩小了,孩子最要好的朋友一般是一至两个,他们选择朋友的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①有共同的志趣和追求,
②有共同的苦闷和烦恼,
③性格相近,
④在许多方面能相互理解等。孩子好友之间一般为相同的性别,这一阶段朋友之间的关系也是十分密切的,所建立起的友谊相对稳定和持久。
2. 朋友关系在孩子的生活中日益重要:不同年龄阶段的个体,生活于其中的人际关系的场所不尽相同,感情所指向的对象也有区别。幼儿主要与家庭中的各个成员构成一种心理上的交往关系。小学儿童虽已有了自己所喜爱的同龄朋友,但在感情上仍十分依赖父母。进入中学后,孩子将感情的重心逐渐偏向于关系密切的朋友,朋友关系在孩子的心目中显得日益重要。
3. 与异性朋友之间的关系:在幼儿期和童年期,儿童们的交往一般是不分性别的,进入初中以后,男女生之间的关系有了新的特点,双方都开始意识到了性别问题,并彼此对对方逐渐发生了兴趣。然而,初中阶段男女同学之间的爱慕之情是很稚嫩的,没有牢固的基础,很少有保持下来最终发展为爱情和婚姻的。但是,只要处理得当,控制在相当有限的程度内.这种感情也有一定的意义,反之就会妨碍孩子的正常进步。
4. 与父母关系的变化:父母是影响儿童早期成长的重要人物,他们对父母既尊重又信任。进人青春期以后,孩子与父母之间的关系发生了微妙的变化,这种变化表现在许多方面。如:
(1)情感上的脱离,孩子由于在情感上有了其他的依恋对象,与父母的情感便不如以前亲密
(2)行为上的脱离,孩子要求独立的愿望十分强烈,在行为上反对父母对他们的干涉和控制。
(3)观点上的脱离,孩子对于任何事件都喜欢自己进行分析和判断,不愿意接受现成的观念和规范。
(4)父母的榜样作用削弱,随着孩子生活范围的扩大,孩子思维水平和认识能力的提高,会逐渐发现父母身上的某些缺点,这就会大大削弱父母的榜样作用。另一种情况是,随着自我意识的高涨,孩子增加了获得自尊的需要,他们希望同伴能接受自己、肯定自己、喜爱自己。
总而言之,孩子是可爱的!但是作为一个用心和聪明的爸爸妈妈,你应该了解孩子的身心发展规律和特点,才能和孩子架起有效沟通的桥梁,才能培养出优秀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