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推开窗,北风呼呼,一股寒风猛的灌了进来。手一缩,窗户又紧闭了。于是我又重新钻进了被窝,打开朋友圈,一张张北京雪景映入了眼帘。
原来昨晚北京迎来了今冬的第一场雪。我想此时的北京变成了“北平”,故宫重回了“紫禁城”。我很喜欢北京的雪。14年前的国庆,我第一次踏上北京的列车,一切很新奇,本想趁阳光正好,可以愉快的在北京转上一圈。
万万没想到,我还没做好准备,北京就迎来了那年冬天的第一场雪。南方的孩子是没有见过这么大的雪,也没有感受过这么寒冷的冬天。很兴奋也很寒冷,单薄的外套根本抵挡不了寒风的刺骨。在几个新结识画室朋友的帮助下,我们一起去了北京动物园,批发了一件羽绒服。穿上了过冬“利器”,几个南方的孩子就这样去了天安门。在天安门转了一下了,我们都很想进故宫看看,但当时的我们,生活费还是很拮据,需要用来购买画具之类的。故宫的门票60元的门票,对我们来说算是一笔很大开销,于是大家默契选择了在外围转上一圈。
之后工作的几年里,去了很多次北京,不巧,一直没有等到下雪。自然去了很多次故宫,挺多很多场讲解,也没有见到现实中的“紫禁城”。“等待”自然就成了这些年的冬天降温的常规操作。
2022年北京冬奥会新闻记者报名了。当时,栏目领导问了一圈谁愿去北京一趟,群里瞬间热闹了,然后大家一听说,大年初二就要启程去,一待还得大半个月,热情高涨的群里瞬间沉默了。想了片刻,我在群里回复:我去!
真的巧,冬奥会报道的前几天,北京艳阳高照,非常适合我出镜,也适合各种拍摄画面。这样,我用最短的时间,就在北京各大比赛场馆转了一圈。
快到元宵节了,有点想家,做完当天报道后,一个人无聊的在酒店刷手机、看电视。正片结束,天气预报说北京要下雪了,我一听就兴奋了。认真确定后,果然有雪。想都没想,我打开了携程,迅速抢了一张故宫的门票。
那天真的很冷,我在里面也转了很久。不是了解故宫600年的风云,只为拍摄一个个雪后的故宫镜头。拍着拍着,脑子不由给画面配上了路虎的《雪落下的声音》曲调,嘴里一直哼着:我慢慢地听雪落下的声音,闭着眼睛幻想它不会停……
朱墙雪瓦,玉栏金檐。飘雪的紫禁城,安静的像一幅画。高大的宫殿,红色的宫墙,一切都因落雪而变得,静谧,洁白,美得心醉。“北平”的雪景我看了很多很多,也呼呲呼呲的在雪地里玩耍。唯独故宫的雪,让我念念不忘。
此时,我已等待进入故宫看雪足足13年。纷飞白雪,在红墙的映衬下,更显晶莹。此时,我很满足,也很庆幸,自己一直记得那个雪后期待进入故宫看雪的心情。也许都在一直等待,记忆藏在了某个角落,深埋在心理。只是到了下雪的季节,那个看故宫雪的少年又回来了。
一场雪,一座城,一捧岁月,一段记忆。
雪很大,故宫很美,原本静谧的紫禁城,如今变得更加安宁祥和。故宫变回紫禁城,一场雪足矣。而那个等待13年的少年,只需一幅记忆中的画面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