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教学中,主要对《用气球驱动小车》一课进行一些思考,本课涉及到两个活动,一是感受气球喷气时所产生的力和气球上升的力,体会喷气方向和气球运动方向之间的关系,二是用气球驱动小车,用什么办法能让小车行驶的更远,从而进一步认识运动和力的关系。要将实验现象转化为证据。
在第一个活动前,要讲清楚如何感受两个方向的力,不然学生可能直接就会玩气球,忽略到气球在松开手短时间内的运动方向,会认为气球是在乱飞,因此,在这个活动中,我采用的是两个学生配合,一个学生控制气球排气,另外一个学生一只手放在气球口,另外一只手放在气球上方,同时感受两个力量。
第二个活动中,有大小气球和粗细喷气管实验,由于课堂时间原因,采取的是一半的小组做大小气球实验,另外一半的小组做粗细喷气管实验,两组实验同时进行。在这里有一些疑问,因为实际的实验会发现,影响小车运动的远近有很多个因素,但是并不能表示气球越大越好,气球越大,也并不能说明小车运动距离就越远,也不能说喷气管越粗越好,这里没有一一对应的关系,还有很多其他因素也会影响小车运动的距离,所以这里出来的结论应该是改变某些条件会影响小车运动的状态,那要怎么做才能不给学生形成定性思维(气球越大小车跑的越远……),怎么引导会更合适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