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日看到一篇文章,提到《山海经》记载海南岛有两个纹身国,叫“雕题国”和“离耳国”(离耳国后来叫儋耳国,本文探讨“儋耳国”)。
看到“雕题”两字,估计很多人不知何意。 “题”,额也。“雕题”的意思是“纹额”。 汉字的一些部首偏旁经过多次简化后基本看不出原来的意义了。“题”字的“页”部是表示“头”,在甲骨文金文小篆都能看出头部形状来。与“页”(头)相关的字很多,如:颊,顶,颈,额,颔,项,颅,颌,颚等等。这些字与“头”有直接关系。
有些字的字义经过发展后字义扩大了,如“顾”(回头看),“领”(首领,衣领,引领),“顿”(顿首,停顿),“颐”(颐指气使),等等。
而有些字则完全离开了本义,被转借为他义了。举四个来说。
“颁”。现代汉语用作动词“颁发”。按照《说文》的解释,是“大头”的意思。但周朝的典籍也有“分发”的用法,如: 以时颁其衣裘。——《周礼·天官·宫伯》 颁爵位。——《礼记·礼运》
我怀疑这里的“颁”是“攽”的讹用。古汉语一些所谓通假字实际上是讹用。陷于篇幅,不详细说。
“颂”。现代汉语是“赞扬”的意思。《说文》:“颂,貌也。”貌是指头面的容貌。容貌如何转变成赞颂,尚不得而知。
“颗”。现代汉语是量词。《说文》解释为“小头”。“小头”与“颗粒”藕断丝连。
“颠”,现代汉语是“颠簸,震动”的意思,《说文》释为“顶”,也就是“头顶”之意。有意思的是,《说文》释“顶”时,用“颠”解释,看来也是没辙了,只能互释。
现在回到“题”字。“题”是“额头”的意思。这样就可以理解“题目”是的来历了。题目在文章的上面,而额头和眼睛也是在头的面部上面。
下面看看“儋耳”。“儋”除了“儋州,儋县”,没别的意义。可见,“儋”表音不表义。“儋州”“儋县”来源于古“儋耳国”。那么“儋”字的音在黎族先民那里是什么意思呢?根据“儋耳”的“戴大耳环”的解释,“儋”是“垂下”的意思。我没有调查过海南黎族语如何说“垂下,下垂”,但粤西电白黎话方言说“耳垂”就是用“耳儋”的近似音。更接近的音是dam。
当然,这是不成熟的推测而已。如果有海南儋县黎族人提供证据,则不胜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