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了太多现实的黑暗的哲学的思考的理想的书,太多的赤裸的血腥的富于思辨的文采斐然的一语中的发人深省的语言(此处的“太多”为一种夸张手法),猛然间看起它时,多多少少是有些失望和抵触的(或者称之为瞧不起更符合吧)。
这种失望并不是说我觉得它不是本好书,事实上我就是因为它在豆瓣上的评价高才把它纳入购买行列的,我说失望是因为它与我的最初构想不同。
当时看了书名和大概介绍以后,我以为这又是一本我这一年来很喜欢读的那种类型书,关于赤裸的现实,关于真实的社会,关于人类的孤独,关于作者的一切,坦白讲,这本书也在讲现实讲社会讲孤独讲人生,但我刚开始的确是很不适应这么平凡的语言。
是的,我用平凡这两个字来形容。而越往后读我就越看到了自己的狭隘,看到了其实是自己把自己固定在了一个圈子里,当我往外走的时候,我明白了它获得高评价的原因;当我读完这本书的时候,我觉得很感动,很特别,很奇妙;当我现在在打这些字的时候,我的脑海中出现了一句话,平凡即伟大。
这五个字,真的很适合它。《不属于我们的世纪》,但的确是属于它的字。
约翰·布罗斯在《日记精华》中曾有一段关于书的论述,在我看来无比的精辟绝妙,他说
“那些使我们安定宁静,恭维我们的学识,使我们满足于我们的环境和成就的书不是最好的书;相反,那些使我们忐忑不安,挖我们那些自以为是的学识的墙角,拆毁那道狭窄而使我们这么长时间地置身其中并感到安全的藩篱,把我们放在没有范围的范围里,使我们祈求,恐惧,颤栗,为一个更坚固的立足点和更扎实的目的而斗争的书,才是最好的书”
他在1858年1月30日写下的话,在2016年的今天还是很适用,起码我觉得对我很受用。
人总是需要不断地自我反思和鞭策才能更好的成长,我承认我不是一个多么多么自律的人,我会抵不住手机的诱惑,我会放弃对阅读的追求,我会做那些自己瞧不起的事,所以我还常常会自己骂自己,效果怎么样姑且不说,单就是老骂自己这一点,我觉得挺好的,毕竟像我这么一个选择独自前行的人,如果不能学会对自己狠心,那就真的毁了。
平心而论,我从小以来都还是一个,都还算一个比较爱读书的人,我周围的人也都看在眼里,但到了高中不知道怎么了,好像突然一下失去了这种习惯一样,前两年读过的像样的书加起来也就是不过五的个位数吧;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了高三开学两三个月以后,我又不知道怎么了突然开始拼命地看书,我不断地数落自己,给自己定目标,结果用五个月左右的时间看完了十本书,你要知道那可是在高三,虽然我不是那种疯狂学习的人,但我每天要完成的任务也绝不在少数,所以我看书基本上用的是零碎的时间,说实话,我现在还挺怀念那段到处挤小时间看书的时光的,高三自有高三的好处,每一段岁月都是如此,只是我们在当时永远不能体会到,所谓的当局者迷了。这是提醒自己要常读书的第一个反思。
然而光读书是远远不够的,书海无涯,一味地乱跳只会淹死,因此要有规划,要有体系,要分门别类,这就要求我们一定要做到全面的读书,抛弃固有的己见和选择是基本的前提,如果你永远只盯着同类型同国家甚至同作者的书看,那何来分类之说呢,你又怎么能进步呢。
这便是第二个反思了,读书莫“偏”,不要对某一种书过于偏爱,也不要对另一种书存有偏见。我当然是犯过这样的错误的,不过还好,《不属于我们的世纪》及时的提醒和叫住了我。
大致说来这本书就是讲述了一个爱尔兰裔美国女人的近乎一生的故事,大部分篇章与她的家庭尤其是她患有阿尔茨海默病的丈夫有关,豆瓣评分很高,各路评价也很好,有兴趣的话你可以找来看看,对了,作者是美国的马修·托马斯。至于其他的各种细节,想知道的话尽管自己看就好了,亲自尝试是消除好奇的最好方法。
大概是太经典太震撼的缘故,自从看过《百年孤独》以后,不管是书还是电影,每次碰到相似的场景时我总还会再想起它,《本杰明巴顿奇事》如此,《不属于我们的世纪》也如此。准确说来不能叫做相似的场景,而应该说是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
同样是以房子为主要场景,同样是见证和经历各种离别(其中有的还是她自己制造的),我想艾琳的心里也一定常常忍受着各种孤独,只不过这个女人太强大了,不管生活抛给她什么,她都照单全收,从未放弃,从未倒下,她用一生的所有告诉我们,什么是平凡,什么是伟大。
我个人认为这本书是越到后面越精彩的,尤其是最后几章更能体会到主人公的精神和这本书的魅力,读着那些文字我仿佛听见它们在告诉我,你就是一个平凡的人,你要安于平凡,你的任务就是做好一个平凡的人。
听起来有点荒唐是吗,我想要是生活中有人这么对你说的话,你估计会很气愤甚至会骂他一顿吧。可这恰恰就是我所感受到的话,也是我想对你们所说的话。
你想功成名就,想飞黄腾达,想出人头地,想变得不一样,这些其实是无可厚非的事情,可是从某一个角度来看,你无法变得不一样,因为没有人会是不一样的。
我们的身体构造一样,总的生活习性一样(比如饿了吃饭冷了加衣这样的事),生病时一样需要看医生,压力大时一样会哭,孤单时一样需要人陪,有人离开时一样会难过,经受变故时一样会不知所措;我们可能会有不同的人生经历,可我们的生存模式是一致的;我们看起来那么不同,我们的内核却又是那么相像。
人生而为人是为了成为最好的自己,最好并不意味着成就斐然,平凡也绝不是失败的代名词,或许你一件大事都没有做成过,但这并不能推翻你用全部努力挣到的成长和强大。
生活是注重过程和累积的事,因为我们的结果只有一个,那就是绝对的死亡,这不是任何人可以控制的,我们能决定的是以怎样的姿态面对死亡,像保尔说的那样,“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因碌碌无为而羞愧”,死神很强大,我们只能通过日复一日的努力让自己也变得强大然后安心等待它的到来。
还是引用一下埃德留给儿子康奈尔的那封信中的几句话吧。
“你活在这世上不是为了计较得失,而是为了去爱和被爱。不管你是否垂头丧气,心中都还有爱。不管你是否完成了比赛,也都会有人来爱你。”“这是值得你鼓起一些勇气的。赢也好,带着骄傲奔跑也好,到达终点的你都是最强大的自己。”“当你感觉这个世界充满了俯视自己的巨人,当你感觉仰着头成为了一种挣扎,我希望你能够想起生活中除了成就还有更多的东西值得你去追求。做好人,做好事,一切都还是值得的。”
这种对人生和命运的满足,乐观,坦然一直都是很能让我触动的,因为其实我很缺少这样的态度,我总是怨气戾气太重,总是把一切想的太悲观,总是学不会平和地接受。
记得之前看过一段沈从文写给汪曾祺的话,也是让我深有感触,他说,“横在我们面前的许多事都使人痛苦可是却不用悲观。社会还正在变化之中,骤然而来的风风雨雨,说不定把许多人的高尚理想,卷扫摧残弄得无影无踪。然而一个人对于人类前途的热忱,和对工作的虔敬态度,是应当永远存在,且必然能给后来者以极大的鼓励的”。
沈从文以他所处的年代和他的经历都能说出这样的话,想想我自己还真是惭愧得很。
我一直希望自己能活的温柔些,安静些,平和些,曾经有近两个月我是这样的,那大概是我有意识以来活的最满意最真心开心的日子了,但就像静悄悄的来一样,它也静悄悄的走了,现在的我又回归了属于我自己的老样子,我不知道具体的改变会在哪一天到来,那就顺其自然,静候大驾了。
人生说长不长,说短也不短,不管我们活了多久,不管我们还有多久可以活,生活中总还有那么多美好的事物在等着我们,“总还有很多值得盼望的东西:新泡的红茶散发出来的那种柑橘香气;两只手托着一摞折好的热毛巾放进衣柜里的那种触感;卧室窗外传来的远处孩童的嬉闹声;满嘴的奶油甜馅饼卷馅料;马匹突然扇动耳朵驱赶着苍蝇;室外操场的那抹柠檬绿;路人手中地图的褶皱;泥土的气息,手感甚至是味道;身边有人紧紧挨着自己时的那份惬意”。
所以啊,眼下,在我们还能够呼吸和移动,还拥有感觉和思想的时候,在此时此刻和最终归于尘土之间的岁月中,让我们好好的生活,努力生活的好,做自己平凡世界里的伟大人物。
——end
(同名公众号 你能喜欢我很开心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