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阎真的《沧浪之水》,还是因为对《渔父》中的那句“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感兴趣。读完全书后,内心有点感悟,但不深切,所以将文字付之笔端,好倒逼我思索一番。渔父中的这话名言,体现着辩证精神,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境遇与个人抉择的相互影响,这话不同于顺遂天命的观点,它主张在不同的境遇里个体可以有所选择,这也是我最赞同的点。读完全书,我有三点感悟。
一是承认人的局限性。书中所有的人都有局限性,不管是被所处的位置还是被自己的学识、家世所局限,人都有一定程度的局限性。这是个客观事实,但很多人都没意识到,甚至还觉得别人不可思议。所以廖一梅那句“人这一辈子,遇到爱遇到性都不稀罕,稀罕的是遇见了解”讲得十分通透。遇见了解,就意味着要打破人与人之间这种天然的局限性。书中的主人公池大为一路走来,也在一路打破自身的局限性,但是局限永远存在,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些局限被打破,同时一些新的局限又出现了。所以,做人要宽容一点,永远不要站在自己的位置,去指责另外一个人,因为你不知道他在承受什么。
二是读书是一件痛苦的事。不管是读书的过程还是读书带来的结果,都是一件令个体心灵遭罪的事。读书的过程中需要调动很多的情绪,读书的结果也让个体的心灵更加敏感,尤其是对这个世界的痛苦更加敏感。就拿书中池大为、胡一兵、刘跃进三兄弟来说,比起董柳纯粹的现实主义和任志强的投机主义,他们在经历三观转变的时候更加得艰难与纠结,因为他们不仅需要解决摆在眼前实实在在的问题,还要解决看不到摸不着却时时刻刻都困扰着他们的精神问题,而且物质问题可以缓一缓、放一放但精神问题避无可避、逃无可逃,只能扎扎实实忍着。无知的人是幸福的,因为无知。无知的人活得更纯粹,他不会有价值混乱,也不需要时刻面临抉择,而抉择意味着失去。但是真要选择过一种无知的人生吗?我的答案是否定的。宁愿痛苦且清醒地活着,也不愿快乐且无知地活着。这就牵扯到活着的意义了,人为什么活着?怎样的人生才值得过?与我而言,人生就是一场经历,越是丰富越值得过。只是这丰富不从外界来,它来自人的内心世界。每个人的心灵都是一面镜子,这面镜子会反射来自世界的光亮,你这面镜子反射面越多,构成你世界的光线也越多,反之则越少,如果很不幸是个平面镜,那么你的世界或许永远明亮,但也永远一尘不变。书籍和经历都会在你心灵的这面镜子上不断刻画,但毕竟人的一生是短暂的,个体经历是有限的,所以想要一个五光十色的内心世界,我们唯有多读书,尽管它是痛苦的。
三是读书是一件好事。这与读书是痛苦的这个观点并不矛盾,读书让我们的世界更大,同时读书让我们更接近事物的本质。在池大为决定转型之后,他一路开挂,直至巅峰。书中做了一个很明显的对比,就是他与丁小槐,丁小槐起步早但止步也早,池大为起步晚,但一路扶摇直上。这其中没有方向上的差异,但二者段位相差悬殊。当丁小槐琢磨着如何更巧妙地给领导递烟的时候,池大为在想的是如何让领导的仕途更进一步。这就是质的差别。也许有人会反驳这是聪明人与蠢人的差别,那我告诉你,读书就是一件会让你变聪明的事。聪明无非就是看过的、经历过的更多,考虑事情更周详,那么这些通过读书你都可以获得。
除了这三点之外,我还有一些小感悟,那就是一个人想要做些事,并不是件容易的事,尤其是触碰别人利益的事。还有就是达尔文说得对,适者生存,这是一条铁律,所以人要找到适合自己的土壤。最后一点是变革的进程很缓慢,但我们要抱有信心,因为变革一直在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