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十二时辰》为何在宏伟的历史下,一个小人物(张小敬)从一而终为主角,被很多人又爱又恨?
并不是主角光环,而是德性。因为他“知其所止”、“止于至善”。
他时刻明白自己身处何位,该做什么样有利他人的事。战场上是一个兵,就该保家卫国,做好兵的本职工作;做不良帅(警察局长),该铲奸除恶维持社会秩序;为留居长安百姓(虽然是“长漂”),但求安安生生过好自己日子;即便是死囚身份做靖安司都尉(明知会死),还是在十二时辰内倾尽所有,查案找凶手救人。
任他人实现鲲鹏之志上九万里,视他人如蝼蚁?与人何干?
剧中多数人活在所谓的为他人伪面具下,其实都是将自己抱负和责任强加于他人之上。
圣人杀太子选右相就可以保大唐继续繁荣?(心大于野却无视现状);
太子党和右相党的人都寄希望于他人,太子和右相能当大任?(跟随德不配位的领导终会害己);
龙波为死去的人报仇,被你害死的无辜百姓官兵找谁报仇?(仇恨过激的表现就是极端自私)
自己才华不被赏识就要拿别人性命来证明吗?(才华大于人品害人害己)
老家俗语说“吃多大馍馍,做多大事”。如果才华没有得到赏识,先从自身找问题,该修德性,打磨品格,找准自我定位,安分守己做好力所能及的事。会少几分焦虑,多一分心安,一生过得可能更加洒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