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能承受的,母亲都承受了;该付出的,母亲都付出了。
母爱如果是河水,那么我们就是河中的小鱼。
今天有幸重读了一篇久违的文章,“母亲”是多么美好的字眼,是多么神圣的字眼,又是多么沉重的字眼。
妈妈爱吃鱼头
在我依稀记事的时候,家里很穷,一个月难得吃上一次鱼肉。每次吃鱼,妈妈先把鱼头夹在自己碗里,把鱼肚子上的肉夹下,极仔细地捡去很少的几根大刺,放在我碗里,其余的便是父亲的了。当我也吵着要吃鱼头时,她总是说"妈妈喜欢吃鱼头。"
我想,鱼头一定很好吃的。有一次父亲不在家,我趁妈妈盛饭之际,夹了一个,吃来吃去,觉得没鱼肚子上的肉好吃。
那年外婆从江北到我家,妈妈买了家乡很贵的鲑鱼。吃饭时,妈妈把本属于我的那块鱼肚子上的肉,夹进了外婆的碗里。外婆说:"你忘啦?妈妈最喜欢吃鱼头。"
外婆眯缝着眼,慢慢地挑去那几根大刺,放进我的碗里,并说:"伢啦,你吃。"
接着,外婆就夹起鱼头,用没牙的嘴,津津有味地嗍着,不时吐出一根根小刺。我一边吃着没刺的鱼肉,一边想:"怎么?妈妈的妈妈也喜欢吃鱼头?"
29岁时,我成了家,另立门户。生活好了,我俩经常买些鱼肉之类的好菜。每次吃鱼,最后剩下的,总是几个无人问津的鱼头。
而立之年,喜得千金。转眼女儿也能自己吃饭了。有一次午餐,妻子夹了一块鱼肚子上的肉,极麻利地捡去大刺,放在女儿的碗里。自己却夹起了鱼头。
女儿见状也吵着要吃鱼头。妻说:"乖孩子,妈妈喜欢吃鱼头。"
谁知女儿说什么也不答应,非要吃不可。妻无奈,好不容易从鱼肋边挑出点没刺的肉来,可女儿吃了马上吐出,连说不好吃,从此再不要吃鱼头了。
打那以后,每逢吃鱼,妻便将鱼肚子上的肉夹给女儿,女儿总是很艰难地用汤匙切下鱼头,放进妈妈的碗里,很孝顺地说:"妈妈,您吃鱼头。"
打那以后,我悟出了一个道理:女人做了母亲,便喜欢吃鱼头了。
我第一次看到这篇文章,第一次认真地读这篇文章是在20年前。那时候我还只是一个在校的学生,这篇文章当时就出现在我们普通话练习的书本上。
有一天晚上,轮到我上讲台练习读书的时候,我读的就是这篇文章《妈妈爱吃鱼头》,也不知道怎么回事,读完了以后,我回到座位上一边想起家里的妈妈一边偷偷地流泪······
小时候,我们家里也很穷,爸爸没有钱买鱼,每次我们想吃鱼的时候,爸爸就到田边的小溪,用泥巴垒起一道墙把小溪截流,然后用一个水桶,一桶一桶的把水提走,爸爸经常是忙一整天,弄得筋疲力尽了,才把水提走完。
把水都提走完了以后,爸爸就用双手在截流的小溪里摸索着抓鱼,幸运的时候,会抓到一小半桶鱼,够我们几个小孩美美的饱吃一餐了。
也有无奈的时候,有时候竟然一条鱼也没有抓到,害得爸爸白白出力忙活一整天。
每次吃鱼的时候,我的妈妈不要说吃鱼肉了,她连鱼头都舍不得吃。
我的妈妈每次都叫我们把吃剩的鱼骨头放到她的碗里,我看到妈妈把带刺的鱼骨头含在嘴里,艰难地咬着,咬着·····
好久好久,妈妈才把带刺的鱼骨头一点一点的吐出来,妈妈吐出的鱼骨头里总是夹着几丝鲜红的血。
我问妈妈疼不疼,她总说,不疼。
我叫妈妈别再吃带刺的鱼骨头了,妈妈总说带刺的鱼骨头很甜很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