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雨季,湿气重,教你4招祛除湿气!

问世间晴为何物

只能等梅雨结束

梅雨若再不结束

就没有干的内裤

梅雨季估计大家都不会喜欢,雨连连、湿哒哒、闷兮兮。

这时候如果你感觉胃口不好、身体酸痛、心情不好,旁边的人会告诉你四个字“湿气太重”了。

01

“难缠”的湿气是什么?

湿是中医风、寒、暑、湿、燥、火六种外感病邪中的一种,最为难缠。

如果气候变化出现异常,或超出了人体适应能力的范畴,就容易出现不舒服甚至导致疾病发生。

此时上述六种气候表现就可成为致病邪气,即风邪、寒邪、暑邪、湿邪、燥邪、火邪。

“湿邪”在中原地区常见于多雨的长夏时节(7月~8月),在东南沿海地区则常见于6、7月份的梅雨时节。

这段时间空气湿度大、气温高、木板衣物等容易发霉,因此也被吐槽为“霉雨”时节。

02

湿气重有哪些特点?

1.精神不振

早晨起床时候身体困重,感觉头或身上有东西裹着,这就是湿气入侵的表现。

精神差,感觉睡不醒,四肢乏力,容易困倦,小腿发酸、发沉,也是体内有湿气的表现。

2.看舌苔

中医认为:舌为心之苗,脾之外候。心开窍于舌,脾开窍于口。

舌象也是疾病的窗户,通过观察舌象,可以了解我们体内脏腑的健康情况。

如果偏白,说明是湿寒,应注意保暖。

如果偏黄,说明体内湿热,应少吃辛辣、油腻食物。

3.看大便

大便正常,一两张手纸就可擦干净。

但体内有湿的人,要4~5张才能擦净。

大便稀薄、黏腻、不成形,可能就是体内有湿气的表现。

03

怎么除“湿气”?

1.少吃生冷

中医认为,生冷食物、冰品或凉性蔬果会让肠胃消化吸收功能停滞,不宜无限量食用。

如生菜沙拉、西瓜、大白菜、苦瓜等,最好在烹调时加入葱、姜,降低蔬菜寒凉性质。

如赤小豆、薏米、山药、茯苓、莲子、白扁豆等,祛湿通络功效的药食,加入大米或者小米熬粥,在梅雨季节常喝可健脾除湿。

饮食一定要清淡适量,戒烟戒酒。

2.运动适度

运动可以每天或隔天进行。

运动要量力而行,根据自己的体力和时间,每周运动150分钟左右。

早晚相对凉爽,可适当运动,如散步、做操、跳舞、太极拳、羽毛球、乒乓球、游泳等,切不可激烈运动。

老年人气血不足,运行不畅,推荐可以学习八段锦、太极拳等舒缓的运动养生方法,可以调节气血运行,改善脏腑功能。

3.作息规律

建立良好的作息规律,早睡早起,保持脏腑功能健旺,有助于抵御湿气侵袭。

晚上最好是在23点前入睡,中午休息半小时就可以了,即使睡不着,闭着眼睛处在最放松的状态,也能让机体保持最佳状态。

4.中医理疗

改变生活习惯之后还是觉得湿气重,必要时上医院辨证施治。

首调脾胃+内外结合,内服中药,外用拔罐、艾灸等,祛除湿气,浑身清爽。

另外,梅雨天要做好防潮。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