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五言古诗•下终南山过斛斯山人宿置酒
李白
暮从碧山下,山月随人归。
却顾所来径,苍苍横翠微。
相携及田家,童稚开荆扉。
绿竹入幽径,青萝拂行衣。
欢言得所憩,美酒聊共挥。
长歌吟松风,曲尽河星稀。
我醉君复乐,陶然共忘机。
4. 五言古诗•月下独酌
李白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
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
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
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5. 五言古诗•春思
李白
燕草如碧丝,秦桑低绿枝。
当君怀归日,是妾断肠时。
春风不相识,何事入罗帏。
学习笔记:
李白,一生仗剑任侠,访道学仙,纵酒赋诗,结交文友,以狂放的个性和天赋的诗才闻名遐迩。这样一个天才的诗人,被后人无数次称赞。从“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白也诗无敌,飘然思不群”等赞誉中,我们不难发现李白诗风多变。
以上三首均是李白的五言古诗,风格迥异。
《下终南山过斛斯山人宿置酒》以“赋”的手法将自己去拜访斛斯山人路上的见闻、留宿、置酒的经过娓娓道来,最后直抒胸臆,表达自己寻仙问道、归隐山林的情愫。
《月下独酌》则是李白浪漫主义诗风的典型体现。写《月下独酌》组诗时,李白正因权贵谗毁而被赐金放还,政治理想不得实现,胸中孤独苦闷。在这样的情绪中,李白发挥奇特的想象,以月下独饮为背景,与“月”“影”为伴,反复表现内心的孤独——虽繁花盛开,却独酌无知己;勉强“对影成三人”,实际情形却是“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哪怕是及时行乐,也“零乱”得很苍凉。最后,以“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来表达自己意欲归隐的消极情绪。
《春思》是一首小诗,非常朴素却精致考究。从主题来说,属于闺情诗或闺怨诗,结合诗词内容,我们尽可以把它化归到思妇怀人诗。这类诗在唐诗中占据较大份额,通常都是男性诗人站在女性的视角,表达对征夫的思念,很多时候也借以表达诗人们怀才不遇、不得志的情感。从艺术手法来看,表情达意更加含蓄、蕴藉。以“燕草如碧丝,秦桑低绿枝”为例,先是秦地的女子想象征夫所在燕地草绿如丝的景象,转而回归现实,描写秦地草木茂盛、纸条低垂的样子。虚实相生,很见作者功力。反复品味,“丝”即“思”,“枝”即“知”,巧用谐音,婉转表达情意也是古诗惯用的手法,用字平易而意蕴深长,余音袅袅。如“春蚕到死丝(思)方尽”“山有木兮木有枝(知)”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