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周准备教学生们演奏钢片琴。每年都会有几次特别劳心费力的课,钢片琴就是其一。这个课是我自己开发的,因为只有我和徒弟YN在开展,勉强算校本内容吧。在我的教学理想中有一个是让所有的学生都能会演奏一样乐器。也是对国家音乐教学目标的贯彻吧,虽然把这些教学目标当真的老师并不多。国家教学目标有唱歌,审美器乐表演,舞蹈等很多项,其实,能够在中小学阶段落实到位的没有几个。小学阶段应该还好一些,到了中学阶段,有些学校会把音美课占用,正常开设了音乐课的学校,由于非中考项目,学校的不重视和一些老师本身的懈怠,就选择在课上放电影,放歌手选秀,讲的少,练得少。唱歌就搞集体大齐唱,而不是一点点去听,去指导,细致地培养孩子的技能。器乐教学比声乐教学还要麻烦一些,因为涉及要准备乐器、做很多一对一指导,练习起来很吵, 纪律很难维持,组织课堂不容易。
出于卫生、简单易学和经久耐用的考虑,放弃了较为常见的竖笛、口风琴、口琴,我给学生选用了钢片琴做为乐器学习项目。有利必有弊,这钢片琴单一个声音是很清脆悠扬的,可一个班几十个琴一起敲起来那声音真是震撼。如果在教室内放开了自由练习,就只听得叮叮当当一片,啥音乐也听不出来。能震的人耳朵懵脑袋疼,不堪忍受。这样练演奏者听不见自己敲出来的音高,无法感受自己演奏的效果,也不能享受乐曲的美好和对错音及时做出调整。所以我一般都会把这个课放在初夏、一年中最温暖舒适的两个时节,带着孩子们抱着琴在户外练习。在户外也是要远离教学楼,不能占用操场,学校不很大,其实能进行练习的地方非常少。很多时候不得不把学生分成好几组,分开在几个地方练,我来回转着指导。还记得去年初夏被主任嫌吵,不让在报告厅附近练,把学生带到操场树荫里,又被旁边居民撵的尴尬。
器乐教学探索已经做了好几届。最早是试图教学生们钢琴。因为学生们大多不识谱,所以要先教识谱,再把钢琴键盘画在黑板上,教认琴键和音,一遍一遍做示范,教指法,最后给机会到教师用琴上尝试。但是琴只有一个,大部分时间都是在纸上“弹”琴,最后真正能演奏的同学并不多。即使这样,还是有相当数量的孩子很乐于学,过了好些年还有返校的毕业生会说记得我教TA们钢琴,对我来说还是蛮欣慰的。后来就想尽量教让学生能真正去练习的乐器,就找到价格不贵好学、容易上手又便携带的乐器——口风琴。当时很忌讳学校乱收费,所以不能强制要求家长购买,怎么办?就只能自愿买的同学用口风琴练,不买的还是纸钢琴练。再后来,终于等到学校出资从琴行给买了二十多个十几键的八音琴进行教学和练习。用八音琴做了两届教学探索,琴音域太窄的问题逐渐显现出来,因此在新校采购钢片琴的时候做了一个升级,购进了一批带木盒子包装的钢片琴,升级28键。最终,有了一个机会学校按我的要求,采购了一批37键的钢片琴和木琴。自此,乐器不够不再是一个问题。想学好琴就剩需要态度和勤学苦练了。
每次看到学生从白丁到能够完整演奏一首法国民谣《小星星》流露的欣喜,再到能够流畅演奏考试曲目《青春舞曲》的狂喜,都是我最心满意足的时刻。班里也有会其它乐器的学生,TA们学起来会比其它同学快很多,也容易嫌过于简单而不耐烦。虽然当时还没有学过心理学,也靠经验想到了要给他们设定不同的任务,比如给更难的好听的歌谣《虫儿飞》《天空之城》等,让TA们能够保持兴趣(现在结合心理知识来分析这样是满足TA们的成就感);也有派TA们做小老师去帮助其它基础较弱同学(现在看懂了这是满足了他们自我实现的需要)。
荣格说你的潜意识指引着你的人生,而你称其为命运。
我的潜意识带着我每年都要花大气力地搞器乐教学,用它比意识大的多的驱动力,不让我放弃。如果说觉察到自己潜意识,把它意识化,就可以改变“命运”的话,我可以做些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