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知道,现在有多少人关注传统文化。
这几年的传统文化大潮中让我们产生了深深地文化自豪,最开始表现出来的应该是动漫《大鱼海棠》。虽然动漫拍的并不是太成功,但让我们看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潜力。再后来一直不温不火,直到被称为有着好莱坞大片水准的《流浪地球》的出现,真正的的引爆了大众对中国本土文化产品的喜爱。于是逐渐出现了一批优秀作品,也捧红了一批文化工作者,比如《哪吒》和李子柒,还有受普罗大众所喜欢的汉服都是这次文化大潮的产物。
而真正使这次文化大潮产生的原因是什么呢?我认为有两个。
一、外部因素:国家强盛。
强盛的国力造就了民众的自信,使中国人回头看了看,拂去了蒙在中国传统文化这颗明珠的上存在了数十年的灰尘,但没想到竟爆发出了如此夺目的光芒。同样,国民的自信也让我们敢将属于我们自己的东西拿出去与其他国家一较高下,以此来发现我们的不足。如此良性循环,慢慢使中国文化在我们的文化生活中占的比重越来越大。同样,充足的经济支持也让文化产品的生产没有了后顾之忧,可以通过高频率的生产来慢慢摸索成长的方向,一步步去除糟粕,而留下来的逐渐成长为为大众所喜爱的形式,比如电影、汉服、游戏。
二,内部因素:本身的魅力。
作为一个拥有五千年历史的古国文明,有着其他文明所不具备的厚度和广度,它现在表现出来的魅力只是冰山一角。五千年的历史中,中国一直都有着足够强力的文化支撑,足够成熟的制度保障,足够曲折的成长历程。这些都给了我们丰富的素材去创造。也正是这个原因,让中国人有一个鲜明的特征:爱听故事。是啊,古老的中国有听不完的故事。所以,我们现在看到的文化产品都要有故事的支撑,比如近几年非常火的《王者荣耀》,它就有一个宏大的世界观和一个个令人感动的小故事。
除了爱听故事,古人还说:“爱美之心,人皆有之。”而中国的传统文化可谓极尽唯美浪漫之能事。“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负相思意。”“夜月一帘幽梦,春风十里柔情。”“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梁山伯与祝英台便已流传千古,牛郎织女也是口口相传。以此为基础的文化产品怎能不深入人心。
正是这两个原因支撑着这次的文化浪潮。我也喜欢传统文化,尤其是相声评书和国风音乐,希望传统文化可以走得更远更好。
(最后跟一句:武汉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