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自己

小时候,我通过自己的养育者和周围的人认识自己。

我惹大人生气他们要打我的时候,我从来不躲不跑,既然不爱我,就打死我吧。他们说我太倔犟了,脑子不会转弯。

我跟大人顶嘴的时候啊,说的话非常的噎人,理直气壮,理不直气也壮,他们说我太孬,太恶了。

我姐姐对大人很体贴,很温顺,而我总是一副不服气,又愣又横的样子,他们说你就是不如你姐姐懂事,听话啊。

上小学一,二年级的时候,老师一有批评我的迹象我就觉得特别委屈,眼泪就在眼睛里打转,老师跟我妈说,那个李娜好能挤拉哩。

我穿衣服一点都不在意,经常弄的脏兮兮的,我妈说我一点都不知道干净,看看人家邻居家谁谁谁,衣服每天都干干净净的。

我们常常把屋子搞的乱七八糟,我妈就一边收拾一边那我们,光知道给她摆烂摊子,从来不知道帮她收拾。

我不顺从大人,跟大人对着干的时候,他们说,天底下没有跟你对样的。

我奶奶说我不爱笑,手上有“择手纹”,一巴掌打死人。

我头发后面有个尖,因为脑袋后面有个窝,我妈说那叫“争嘴窝”,就是爱犟嘴。

上高中住校的时候,在宿舍里除非别人问我,我从来不跟同学主动聊天。他们说我不爱说话。

我姐姐说我下楼梯一步两个台阶,说我看起来很不好惹。

长大以后,我通过他人认识自己。

我听到很多人对我的很多评价。

胆小,老实,话少,不爱聊天。

然后我对我自己也有很多的评判。因为我外在的声音里迷失了自己。

敏感,怯懦,社恐,自卑,脾气暴躁,小心眼,爱哭,脆弱。。。

小时候被评判太多的人更容易严苛的对待自己,这些贴在我身上的标签像一条条符咒一样,把我封印了。

2008年开始失眠,到2020年我第一次因为失眠的原因请假在家休息,他们说我想的太多,太不爱表达,有什么事总闷在心里,就闷出病来了,有个同事劝了我半天,可能担心我抑郁了。可是我觉得自己心里清楚的很。我不是抑郁症,是焦虑症。🤭

生了二胎以后,我看育儿书,我从书里认识自己。

我在家里跟在家外的表现差别很大,在家里无法无天,在外面就变成了一只顺从的小绵羊,也就是“窝里横”,尹建莉老师说窝里横是家庭教育问题,哦,我有些恍然大悟,我以为我天生就这样呢。

我开始审视自己,我抽丝剥茧地去看他们加诸在我身上的种种,我现在的性格是跟我的养育者互动出来的结果,并不是原本的我。

我用三十年的时间去满足别人的期待,成为了别人口中的样子,剩下的时间去找寻真的自我,尹老师说,人在多大程度上找到自己,就在多大程度上获得幸福。

我跟志勇中医说,我话太少了,他说话少是问题吗,我跟他说别人都说我。。。他说别人会给你很多反馈,就像这有一面镜子,那有一面镜子,都会呈现你的样子,可那是真正的你吗?

我的心理学老师说,我们是本自具足的,我们原本是丰盛的。

我读书读书读很多书,书上说,胆小不是问题,淹死的都是胆大的,朋友少也没什么不好,至少不用为应酬烦恼。我开始对很多事情更多角度的去看待。

人的个性上的特点,其实很多都是中性的,就像硬币的两面,一个人的优点和缺点相伴生,就像我们说一个人胆小,也可以说他谨慎,容易错失机会,但另一方面,他一旦准备好成功的几率就很大。敏感对应的是敏锐,当他受到批评时,情绪波动很大,也就意味着他的感知力很强,更容易捕捉到别人发现不了的细节,一个倔强的孩子更有主见,一个胆大的人容易捉住机会,但当他开启做时可能还并没有准备好,一个没心没肺的人可能也不太容易理解别人的感受,朋友多需要耗费很多精力去搞人际关系,朋友少倒可能乐的自在。

我对自己性格的解读,敏感而倔强。

我小时候常常被视为一个小坏孩,不听话,气的人够呛,但当我回过头来去关照那个内在小孩的时候,我发现她好的让人心疼。一个小孩有着一个与这个社会不太契合的个性,她有一种绝对,她渴望得到父母纯粹的爱,无条件的爱,她希望她的存在不因任何的外在表现被看到。如果没有,她宁可选择孤独。

我喜欢那首歌《倔强》,爱我的人别紧张,我的固执很善良。我如果对自己妥协,如果对自己说谎即使别人原谅我也不能原谅。

我一个同事曾对我评价说,她觉得我如果生在古代,爱上一个,家里人反对我的话,我就会自杀。她确实透过我的表面看到了我内在,但我想,为什么是自杀,我终身不嫁不好吗?

我通过看他人认识自己。

北大博士李松蔚说,他小时候从来不跟人玩,有了手机就玩手机,有了电脑游戏就玩游戏,要么就看书,长大了才跟人玩,因为要赚钱。🤭

“水哥”说,他不喜欢跟人打交道,他就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

在他们身上,我看到了自己,他们可能天生就这样,对于我自己,我不知道自己是天生的,还是后天养育的原因,我也不喜欢跟人玩,跟人相处太麻烦,消耗太多,我喜欢自己玩。

按照社会的要求,要社交嘛,要跟人玩的,不跟人玩就有问题,但我越来越觉得这没什么问题。降低自己的消耗,做自己喜欢的,滋养自己的事情,才能在不得不做的社交中中有能量可以消耗,这叫充电。

听蒋勋细说红楼梦,认识自己。

尤三姐是一个令人印象深刻的角色,她坚定自己此生非柳湘莲不嫁,等不到就剃了头去做尼姑,结果因为流言蜚语被冷二郎退婚,在最爱的人面前拔剑自刎,我在她身上看到自己的影子,我们的生命中都有一种绝对,她是在现世中不妥协的我,而我在现世中太多的妥协在艺术中升华,所以她的选择和呈现就显得格外的鲜明。在现实里,她是失败的角色,但她用自己的方式完成了生命,在现实的评判中,我可能也是失败者,但我也有自己的方式去参悟自己的生命。

读诗,认识自己。

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至少是自己的选择。

但愿老死花酒间,不愿鞠躬车马前,在凡尘俗世中给自己留一份自由的空间。

志勇中医说,当你内在足够强大,任何标签都贴不住你。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玛雅天赋解读老师金凤今天给我们布置了一个作业,认识自己! 起初我想小的时候的我,在金凤给我做天赋解...
    耀辉爱学习的数学老师阅读 260评论 2 5
  • 突然间想在简书上发表自己的一些想法,其实之前也有想过,但是不知道说些什么!今天突然知道自己想要写些什么了,就是认识...
    慢热的你阅读 162评论 0 0
  • 6月4日,江苏常州一位9岁女孩,在作文课后跳楼的事件引起广泛关注。 很多时候,孩子对自己认识不清,一句批评,一次挫...
    育儿育己刘栩旗阅读 524评论 2 1
  • 每天在简书看文章学习的日子,每天都有新的发现和收获,每天都感慨万千,脑中的思绪四处流窜,不知从何下笔。我经常...
    lily2766阅读 910评论 15 16
  • “我叫余小华。 抱歉,我不是你以为的那个作家余华。常常有人对我说你的《活着》写得真好。听到这样的话我就羞愧难当。虽...
    静听旁白阅读 244评论 0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