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的学习态度
什么才是好的学习态度?答案其实很简单:跟着老师走!大部分同学获取知识主要来自于老师深入浅出的讲解,并且按老师要求完成相关作业。如果学生在执行老师布置的课堂或课后任务打了折扣,学习上可能就会有不同程度的漏洞,需要再花一定时间去弥补。
好的学习方法
1、课前预习针对弱科
据统计,中国中小学生的作业量达全球平均水平的3倍,很多学生可能连完成作业的时间都没有,更谈不上预习、复习等。但是针对学习弱科,确实需要花时间去预习,起码要搞清楚哪一块知识点是自己不懂的,课堂上就要更有针对性地去听、做笔记。这个过程不要害怕,相信老师都是把最简单的方式告诉大家知识,只要认真都是能听懂的。
2、 如何做作业?
(1)注意限时训练。同学们中常见的2种做作业方式中,一种是全部做完再一个一个认真对答案,另一种就是做一道题就看一眼答案。前种训练方式虽然保质保量完成作业,但对于数理化来说,全部做完再对答案,有些题目可能已经不记得自己当时是如何做的,需要再重新审题去回顾自己的做题过程,比较费时;后一种则会对个人情绪产生较大影响,一道题做完就立即对答案,正确了会更有信心做下一道题,但是做错了也会降低自信心,连对几道或连错几道都会明显影响自己的学习心情,忽略掉真正应该关注的知识点考察方式。
因此做题时可分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版块去做,每一个版块都限定时间予以完成。不会的就停笔,直接看答案解答,缩短回顾做题过程的时间,然后再按类似办法完成另一个版块。
(2)注意总结
每日总结:如果做完作业就觉得万事大吉,实际上漏掉了对学习最有帮助的总结环节。所有题目做完后,抽取5min时间总结今天所做题目对于知识点的考察方式是怎样的?考察频率如何?在做题过程中知识的考察形式决定了学生们掌握程度上的区别,举例:笔者是一名生物教师,必修三第二章第2节“通过激素的调节”中有关“促胰液素的发现”科学史只需做一个过程和方法的了解,该知识点更多以选择题形式考察;但是在之后的血糖调节则非常重要,不管是选择题还是填空题都有考察,还会结合实验进行考察。教师们在平时上课时也更需要注重对知识点考察的涉及,让学生们更清楚对知识的重难点把握。
每周总结:每周对待一些框架性很强的学科(如数理化生),要注意提纲挈领,写出一定的知识框架,加强对学科知识的整体把握。同时可以进一步思考本周某学科所学的知识重难点及其考察形式如何。自己依然不懂、记不住的知识点及时复习巩固。
3、好的情绪控制力。
学习测验非常多,考前无需太紧张,因为每个高考制度下的学生都是身经百战,就无需害怕再加一战!考后更无需花费太多时间因为分数伤心恼神,闷闷不乐。以平常心对待每一次考试,也不要过多在乎家长的评价、老师的看法,学习终归是自己的事,考没考好都可以及时总结考试中出现的问题(知识漏洞、心态不成熟等),予以纠正,下一次考试才能做得更好!
4、自律
说到底,该玩的时候就玩,该学习的时候就学习。该学习的时候,课堂就得认认真真听课,作业就得认认真真地完成。如果自己管不住自己,注意力不集中,课堂学习效率会很低。最忌讳晚上熬夜学习,因为很多学生晚上熬夜能学到的东西真的很少,要相信每天的学习时间已经足够,熬夜伤身体,也影响第二天的学习效率。同时学生终究是小孩,也需要娱乐。学习之余,同学们可找自己喜欢的方式放松,例如学习一个小时就可以吃吃水果,或换点轻松的学科当点心尝尝。
不管怎样,保证平常心,以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方式去积极对待学习,祝愿大家都能心想事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