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发非花
之前看几个订阅公众号上推送几篇文章,无论是说杨丽萍的背,还是莫文蔚的腿,或周慧敏的身材,讲的都是自律的人生,有多爽,有多美的。我就在想,到底什么是自律呢?怎样才能拥有自律的美好人生呢?
早起是自律吗?坚持运动是自律吗?这时我看到了《少有人走的路:心智成熟的旅程》这本书。
这是一本通俗的心理学著作,也是一本伟大的心理学著作。是经众口相传而获得成功的畅销书。仅在北美,销量就超过了700万册,被翻译成了23种以上的语言;在《纽约时报》畅销书榜单上,停驻了近20年时间,创造了出版史上的奇迹。
这本书的作者是美国著名的心理医生斯科特.派克。他第一次说出了人们从来不敢说的话,这就是:人人都有心里问题,只不过程度不同而已。
他在《少有人走的路》一书中,道出了关于自律的真相。
所谓自律,就是主动要求自己以积极得态度去承受痛苦,解决问题。它有四个原则,分别是:推迟满足感、承担责任、忠于事实、保持平衡。
01
推迟满足感,就是不贪图暂时的安逸,先苦后甜,重新设置人生快乐与痛苦的次序。举个例子,小时候放学回到家,你是先做完作业还是先看动画片或者去找小伙伴玩呢?先做完作业再出去找小伙伴玩就是推迟满足感的一种方式。反过来,如果是先看动画片或者先去找小伙伴玩再回来做作业,贪图暂时的安逸和享受。这就不是自律的表现了。
很多青少年,就是因为没有养成健康的习惯,没有体会到推迟满足感的好处,把次序颠倒了,所以才会成为老师和家长眼中的“问题学生”。
要让孩子养成推迟满足感的习惯,学会自律,就必须让他们对安全感产生信任,这需要父母真诚的爱和持之以恒的照顾。也是父母送给孩子最好的礼物。
02
承担责任,首先要面对属于自己的问题。这里作者提到了两个词语:神经官能症和人格失调症。
神经官能症患者的表现是,常常把“我本来可以”、“我或许应该”、“我本不应该”挂在嘴边。不管什么事情,总觉得自己能力不及人,不够格,缺少勇气和个性,做出错误的判断。人格失调症患者则常说“我不能”、“我不可能”、“我不得不”,仿佛他们没有选择的余地,他们的行为完全是迫于外界压力的无奈之举,他们缺乏自主判断和承担责任的能力。他们总是力图把责任推给别人或组织,自己甘愿放弃权力,处于附属地位。实则是在逃避自由。
03
忠于事实,要求我们要实事求是,杜绝虚假。这是自律的第三条原则。如果对认识事实缺乏兴趣,故步自封,心智不随意着人生阶段成熟,把适用于童年时期对世界的感知照搬到成年后的环境中,就会对一个问题:感觉自己不能够‘应付’或者改变现状,甚至产生恐惧、无助感和自我怀疑。
忠于事实意味着要勇于迎接挑战。故步自封。逃避挑战,是人的本性,但我们必须超越这样的自然本性。与原始人相比,现代人已经发生了许多变化。这说明在一定程度上,我们可以违背与生俱来的本性,发展新的天性。
04
保持平衡。意味着确立富有弹性的约束机制。以生气为例,要正常的生活,生气是一种必不可少的反击方式。从来不生气的人,注定遭受欺凌和压制,直至被摧毁。当我们受到侵犯,某人某事令我们不愉快时,我们就会生气。但保持平衡,要求我们不但有生气的能力还要有克制脾气的能力。
保持平衡,让心智成熟,要求我们在需要、目标和责任之间保持微妙的平衡。比如工作、生活、事业、家庭之间的平衡。失去平衡远比放弃人生某些东西更为痛苦。
自律的过程就是自我发展和自我完善的过程。是一项艰苦而复杂得任务。既要承担责任也要拒绝不该承担的责任;既要学会推迟满足感,把目光放长远,又要尽可能过好当下的生活。
《少有人走的路》读书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