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8日至9日,中央周边工作会议在北京圆满举行,习近平总书记在会上发表重要讲话,着重强调聚焦构建周边命运共同体,全力开创周边工作全新局面。这不仅为我国周边外交工作指明清晰方向,更为全球区域合作贡献中国智慧与方案。广大党员干部身负时代重任,必须深刻领会会议精神,以实际行动积极投身构建周边命运共同体的伟大实践。
党员带头,筑牢战略互信根基。“亲仁善邻,国之宝也。”战略互信乃构建周边命运共同体的基石。各国遵循相互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友好交往与建立互信的前提。我国坚定奉行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尊重各国自主选择发展道路的权利。党员干部在日常工作与对外交流中,要做好“一带一路”倡议下的中老铁路等重点项目宣传与推广,让周边国家切实理解并参与区域合作,分享我国发展经验。面对国际矛盾分歧,党员干部要率先倡导通过对话协商解决争端,坚决抵制动辄诉诸武力或单边制裁的行为,发挥模范带头作用,为巩固战略互信营造良好氛围。
党员先行,推动发展深度融合。“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构建高水平互联互通网络、深化发展融合,是激活周边命运共同体的强大动力。党员干部要积极投身我国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宣传与推动工作,像中欧班列、西部陆海新通道等项目,有力促进区域贸易往来,打破地理限制,实现要素自由流动。在产业合作方面,党员干部要鼓励企业与周边国家加强产业链供应链合作,实现优势互补,提升区域整体产业竞争力。以电子信息产业为例,我国与周边国家已形成紧密产业协作关系,党员干部应助力企业挖掘更多合作潜力。此外,党员干部要积极宣传《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等利好政策,推动区域内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带动周边国家共同发展。
党员引领,促进多元交流交往。“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在中央周边工作会议精神指引下,中国以积极多元的姿态开展对外交流。党员干部在其中要充分发挥引领作用。在经济交流上,依托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协助企业与周边国家加快构建高水平互联互通网络,推动交通、能源等基础设施建设合作,畅通贸易物流通道,鼓励企业在沿线国家设厂、联合研发,实现互利共赢。在文化交流领域,党员干部要积极参与组织和推广各类文化年、艺术展览、学术交流活动,传播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同时吸收周边国家文化精华,增进文化理解与认同。支持民间文化团体互访,促进影视、音乐、文学等多领域交流,拉近民心距离。在安全合作方面,党员干部要积极参与宣传我国安危与共的理念,协助相关部门与周边国家开展安全和执法合作,在打击跨国犯罪、反恐、维护网络安全等方面协同行动,营造稳定安全环境。通过全方位、多层次交流实践,践行亲诚惠容理念,携手周边国家凝聚命运共同体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