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觉得没有必要来往了,自已怎么高兴怎么活。人来人往中,自己要懂得择善友而交,遇人不淑则及时远离。爱情如此,友情如此,亲情也一样。不必把亲情看得太重。
如果有亲戚看不起你,那就努力过好自己的日子心里没你的亲戚,离他远一点,总是不尊重你的,不要再珍惜。亲戚这样对待你,就是“看不起”你,别再巴结人家了。
我妈有个大哥,我管他叫大舅。听我妈说大舅从小都不用帮家里干农活,从小到大就是光知道读书,而且是非常用功的那种,家里人知道他是读书的好苗子,重点培养他读书,后来终于考上了大学。
出来工作后进入了公安局,在没有任何背景资源下凭着自已的努力当上了公安局的局长。
我妈家有六个兄妹,我妈在家排行第四,上面有个哥,有两个姐,还有一个妹和一个弟。
我妈从小没有读什么书,读完初中就出来工作了。那时候我大舅刚结婚,女儿刚出生没有多久,就把我妈叫去帮忙带他女儿。
我妈帮我大舅带了几个月女儿,大舅也没有付工钱给我妈。更别说帮我妈找工作了。虽然那个是亲哥,但是我妈觉得她付出了劳动好歹也给点生活费啊。何况那时候我妈也刚出来找工作,什么收入也没有。
后来我妈觉得大舅这样做不太合适,就不帮他带女儿了,自已去找工作去了。然后我大舅和舅妈就不高兴了。
工作几年后,我妈相亲认识我爸。那会我爸特别穷,我妈当时没看中我爸,而是觉得那时候也到了适婚年龄,再也不允许她再挑对象了。我妈看中的就是我爸家离县城不远,结婚后去赶集交通也方便,就这样结婚了。
婚后我三姐妹出生了,让本来不富裕的家庭更家困难了。而我爸又是家里的老大,60年代那时候兄弟姐妹都是比较多的,我爸下面还有五个弟妹,爷爷奶奶见我爸成家了也不管了,所以爷爷奶奶也帮不上我家什么忙。
从小我就知道我有个公务员的大舅,可能是觉得我爸比较穷,很少见我大舅来我家做客。
每逢过年,我妈都会提着自家养的土鸡去登门拜访大舅和大姨。我妈每个亲戚都会送一个自家养的土鸡,我三姐妹都是跟在后头。因为自家穷,每次去拜访这些有钱人,人家也看不起我们。虽然他们没有明说,但是我看他们的行为就知道人家就嫌弃我家穷。
自我成年后,我打心眼地不喜欢这样的亲戚。所以出来工作后,我基本上不跟我妈那边的舅和姨不来往的。因为只有我妈嫁得最穷,家里也有一个不争气的老爸。所以别人也看不起我家,看到这么势利的亲戚我基本上断绝来往的。
过了十年后,我姐嫁了个在当地做生意的老公(算是有点钱的那种吧),我妈那边势利的亲戚看我妈的女儿嫁得这么好,又来巴结我妈,我真心地觉得讨厌。你穷看不起你,你过得好又来巴结你,这个社会就是这么现实。
自从我姐嫁了有钱人后,我妈在娘家的地位一下子就提高了。那些平时不怎么来往的舅和姨,有事没事就找我妈送点好吃的。我觉得很反感,反观我嫁得不好,基本上没有人愿意搭理我。想想觉得有点可笑。所以我婚后我就看透这样的现象,平时过年过节我是不送我妈那边的亲戚的礼。说我不懂人情也好,说我现实也好,这么多年我真的看透他们的势利。
写到最后:
《增广贤文》中的一句话,至今会让我们感到人生的无奈:“贫居闹世无人问,富在深山有远亲”。
亲戚里面总是会有经济条件富裕和贫困潦倒的,那些生活条件优越的人,总是有种莫名的优越感,瞧不起比自己生活差的亲戚,以一种胜利者的姿态去跟别人讲话。
我们能做到以及必须做到的事情就是改变自己,让自己超过瞧不起你的亲戚或者适时远离瞧不起你的亲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