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从小总听到爸爸妈妈说的别人家的孩子,大概就是傅聪的样子吧。
傅雷对孩子们从小就很严格,但也是这样的严厉,让他们先学会做人。
少年远走他乡,傅聪在追求自己的艺术道路上,依旧少不了父亲的指引。
傅雷不断督促他,要过语言关,才能更好地理解老师的教导。
不仅要会说,而且要会写。除了是方便日常生活,还便于日后与恩师通信。傅雷似乎总为傅聪考虑的更加长远。
傅雷催促他多写信,既是对自己学习的梳理,也是对写作能力的锻炼。
傅雷说,一个人的思想是一边写一边谈出来的,借此可以刺激头脑的敏捷性,也可以训练写作的能力与速度。
其中也能看出他希望通过信件多了解儿子的生活和工作,
毕竟儿行千里母担忧。
傅雷提倡多读书,有计划有系统的正规的读书。自己看到值得孩子学习的文段,也就或抄录或翻译给傅聪阅读。
傅雷作为一位父亲,终究还是担心孩子的身体,希望他劳逸结合,多到大自然中去,去感受,去放松,去休息。
傅雷说,赤子孤独了,会创造一个世界,创造许多心灵的朋友!
不必要的社交,不必参加。
学会享受孤独,孤独会给你想要的。
长辈处需要写信道谢的时间,千万不能省。这是为人最本分的。
谈恋爱的时候,不要感性,要看到对方的优点,也看到对方的缺点。只要这些缺点不是原则性的,是可包容的,就正视它。毕竟人无完人,往后记住自己的初心,不要在婚姻里,好像突然才看清这个人。她一直是你爱的那个她,只是可能当初你看缺点都是美的。
傅聪成家后,傅雷更是提醒他要学会理财。作为艺术家,比起开源更重要的是节流,因为人的欲望是无限的,为了满足无限的欲望,就需要多开演奏会,来赚钱金钱。这是傅雷不愿意看到的。
演奏会要开,但是不能占据大部分的时间。
成长是共同的,既然成家了,就要一同进步。每天抽出时间来沟通是必不可少的。
人生是一场修行。我想傅聪幸而有傅雷这样一个父亲谆谆教导。
我不曾想自己的孩子能培养成天才,只求他们健康平安。
毕竟我不是傅雷一样优秀的父亲,又何必逼孩子们成为傅聪一样的大家呢。
前半生有你们,一切足矣;
后半生请多多关照,一同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