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为金融学 | 自我归因偏差

归因就是追溯事情产生的原因,这种偏差说的就是,人容易把好的结果归于自己的能力,而把坏的结果归于他人或客观原因。

你去看上市公司发布的年报、季报时就会发现,在总结业绩时,如果业绩上涨了,一般都会将原因归结为公司对市场把握正确、决策合理、风险控制得当等;如果业绩下滑,一般会将原因归结为本期出现了不可预知的宏观经济或国际市场的新情况,或者公司突然发生了非可控事件等等。

盈利了,统统归因于自己的能力;失败了,统统归因于他人或客观原因。这就是自我归因偏差。

你再想想自己或身边的人有没有这种现象?成功了,都是自己的好;失败了,全怪别人。

自我归因偏差导致你没有找到盈利和亏损真正的原因。

实际上,你归因于自身能力的盈利,很可能是因为大盘普遍上涨了,也有可能只是短期的运气而已。

你归因于外界环境的亏损,例如,政府为何还不来救市、那个基金经理的推荐我再也不相信了等,其实也并不是你亏损的真正原因,真正的原因可能在于你收集信息的偏差、你理解信息的片面和你买入卖出决策的冲动。

总之,自我归因偏差使得你不知道自己为何会盈利,也不知道自己为何会亏损,下次投资时并不会变得更聪明,而是会重蹈覆辙。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