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准内心的方向(真的想要)+行动(真的在做),是破局沉闷人生的出路。- 马冉冉
12月初,冉冉老师在生命故事手帐群做了一个微课:14天,完成你的一个“立即飞跃”行动。
老师在微课中讲到为什么我们总是在行为层面拖延呢?是因为我们的内在有很多必须清理掉的木马程序,比如:
我不相信自己被上天眷顾;
我不相信我能做成功;
我不相信我有这份天赋;
等等。
这些底层的信念就像是一个又一个到木马程序,限制着我们放胆活出生命好故事。
冉冉老师的微课后,我和11个伙伴为自己制定了一个14天内可以完成的“小目标”,相约在一起,互相支持,互相看见,互相欣赏着去把那个小目标实践出来 。
我给自己设立的14天小目标是:在2018年底之前,做一个书写静心的沙龙,在沙龙中,用到颂钵,精油和曼陀罗绘画。 14天后,这个沙龙,做成了。上个周末,做了第二场沙龙。
在那14天的过程里,我常常得把自己从头脑制造的信念限制和故事漩涡里拽出来,还得给那个因为没有马上立刻的结果就想放弃努力的刘淑欣喊话,鼓励,打气!凭着一点一点的按部就班的行动,比方说写文案,招生,找场地,布置,备课,等等, 慢慢的脚踏实地的把这个小目标“显化”了出来。
做这样的沙龙的想法,由来已久。当我完成的时候,自己都情不自禁的为自己的创造点赞!如果不是因为这次14天的践行,我依然还是那个每天沉浸在白日梦里的托着腮,爱海阔天空遨游的女畅想家。
不禁要问自己了:过去,有多少灵感,多少梦想都止步在白日梦里了?又有多少小目标都随着时光的流逝,消失的无影无踪,慢慢的成为堆积在心中的挥之不去的遗憾呢?那些遗憾,又是如何暗流涌动,不经意的被我甩给了爱人和孩子了呢?
这一次14天的践行,是借着冉冉老师微课的推动,又有伙伴们的互相结伴的支持能达成小目标。今后,或许没有外力的推动,或许也没有一路同行的伙伴,面对自己的白日梦,我还能有意识的做出选择,能只问耕耘,不问收获的一点一滴的践行出来吗?
那个阻止我放胆活出白日梦的木马程序又是什么呢?我不想逃,而是选择去书写,去找到那个木马程序!
我不敢活出我的梦想,因为我害怕;
我甚至不敢把我的梦想说出口,因为我害怕;
我其实不敢让自己有梦想,因为我害怕!
好像有梦想这件事,和我这个普通人没什么关系。
好像有梦想是非分之想!
好像有梦想的人是不安分守己的人,是很另类的人。
很另类的人会被耻笑,被耻笑就很羞耻....
写到这里,我发现梦想一直被我藏着,压着,不敢表达出来,好像梦想常常神游一番,然后,还是在原来的模式里打转!继续写!
有梦想,却不敢活出梦想,因为我害怕。
问:害怕的是?
答:害怕被耻笑。
(此处有泪)(哈哈!被我抓到了要害!继续写!)
问:害怕被耻笑,难道你有过类似的被耻笑的经验?
我去回想,很不幸的是,我只是想起自己耻笑别人的样子,嘿嘿!我常常在心里对很多看上去自不量力的人飞白眼。
问:自不量力,关于这个词汇,你想起了什么?
(此处又有泪)
答:我想起一年冬季,舅舅来到我家,他想让他的儿子学习汽车修理。那时候是80年代初期,公路上的汽车,有!但是并不多。
舅舅希望我爸妈给参谋参谋。听上去,爸妈并不支持。他们好像觉得舅舅的想法很low,有些自不量力似的。
难道,因此,我被“自不量力”和“安分守己”催眠了吗?这件事和我半毛钱关系都没有啊。
(此处竟然又有眼泪!)
也许是我接受到爸妈的玄外之音:
农民就应该在农村以种地为生,别做非分之想了,没有用的!
就是学了汽车修理,也没用!
你看看城市里,哪有那么多车等着农民进城修理?!城市里的人找一份稳定的工作都很难......
那时候我的梦想是父母满意我!很努力很努力的,就是想要得到他们一个赞!我以为凭着自己默默的努力,拿到一个好成绩,他们会满意。我以为凭着自己默默的耕耘,在生活或事业上有成绩,他们会为我骄傲.....可是,在他们那里,我永远有进步的空间.....
停!停!停!看上去你想把无力活出你的梦想这个梗交给父母来负责啊!不对啊!你在好几次的生命自传课程中,可是清清楚楚看到了,在很多次重大事件前,你选择听从你自己的想法,并没有听从父母的意愿和安排啊!
答:是哈,呵呵。
所以,有时候,你选择听从你的内心,有时候你选择hold着自己的梦想,不去实现自己的愿望,这,难道不是你自己自编自导自演的连续剧吗?!为什么选择让你父母背着这个“黑锅”?
这个好问题,一下子扎了心,写不下去了 !好像不愿意看到那个真相:作为一个成年人,活的好与坏,那真的是我自己的选择!
因为,看到真相,意味着从此不能再视而不见的欺骗自己了,也意味着要真真切切的自己扛起自己,切切实实的自己为自己负100%的责任!
狡猾如你!你再也不能为无法放胆活出梦想去四面八方的找借口了!
在一起结伴践行的11位伙伴透过14天有意识的刻意的努力,也都纷纷达成了自己的小目标,大家都很兴奋。其中,有几位伙伴是这样分享的:
梅: 行动,才能实现梦想。
意: 跟随自己的感觉,放下各种限制性的问题,想做就做!
蕾: 想1000不如做1个。
如:想,全是困难;做,才有答案。
看着我们这14天来的收获,也让我意识到:
1,小团体里的互相看见,互相支持,互相欣赏,像整个过程里的每日微光,照亮了彼此前行的路。
2,走出所谓的舒适区,去面对小小的挑战,需要的是一步一步一点一滴一心一意全心全意的为自己的“小目标”负责任。每天微小的有意识的刻意的努力,去达成自己内心真正想要的小目标并不难,真正艰难的点是卡在白日梦那里,更难的是有意愿并且有意识的从白日梦里跳出来,为自己的目标或是梦想做出行为层面的选择;去看到自己被底层的木马程序缠附,去清理,去认回自己的责任,去践行。
3,做有意识的 “选择”是重中之重!
关于选择,我特别想分享两个亲见的生命好故事。
一个是拥舞生命读书会第一期学员石曲的生命故事, 她在遇到亲子关系课题的时候,选择向内成长自己:
另一个是魏宏的生命故事,她在和孩子斗智斗勇的过程中,选择信任孩子一心向好:
在一路学习的过程中,我还看到Hans老师和林世儒老师的选择:
Hans老师18岁罹患僵直性脊椎炎……整个身躯已呈近 80度弯曲,他必须抬起右脚,撑着左脚膝盖,才能平视着对方,在治疗的过程中,医生都以为他这一辈子就是被药物和康复陪伴着一直到老了!然而,今年已经72岁的Hans老师仍带着大大小小的颂钵到处旅行、演讲,教授他研创的颂钵声音按摩。他选择了跟随自己的“心”,而不是“头脑”中的信念和恐惧;他选择和过去的故事说再见,选择做自己生命的主人。
林世儒老师曾经在台湾开PET课程,第一期学员60多人,第二期90多人,第三期120多人,第四期招生时,林老师向会长提出,不想再教PET了,我要教大家开始走向内在,工作自己,改变核心素质。这是内力的锻练而不是外功的学习。但是当课程不再教理论、技巧与方法后,才两三期的时间人数急速下降,几期下来从学员锐减,从一百二十人直线掉到最少时课堂上只剩八人。
那几年间林老师经济非常拮据,经常会青黄不接,读书会是林老师主要的收入来源。少了它林老师很快就会陷入困境。
但是,林老师选择“成为自己”,而不是选择对自己最有利的路来走。林老师选择不再只是向钱看,朝名位靠,而是选择牢牢的记得自己要的是什么,持续的朝向自己的设定,先锻练好自己,让力量由内而外的自然发散,再影响别人走向心灵成长,把注意力朝向他自己,改变内在的质量,成为自己的主人。
14天的践行,实现了一个小目标,圆了一个小梦想。那么,如果把14天拉长到365天,再拉长到7年,甚至一辈子,有意愿,有意识,有意志的去显化一个又一个小目标或是大白日梦,会活出怎样的生命故事呢?
在白日梦里的人,因为不同的选择,定会创造出独一无二的生命故事。
在制作2019年梦想九宫格之的时候,我向全宇宙表达我的梦想:放胆把生命当做一场练习!梦想九宫格围绕着知行合一,说故事,听故事,写故事,创造生命好故事一个一个呈现出来:
一个身心健康,透过西藏颂钵,养生主灵性按摩,葛吉夫律动,禅塔罗,芳香,书写的方式,说故事,听故事,写故事,创造生命好故事的知行合一的生命。
放胆活出白日梦,一心一意真心真意全心全意的践行,这是我有意愿,有意识的为自己的生命做出的选择。
2019年,我会继续借带领方糖读书会,炼心性,结善缘。还会继续组织林世儒老师的葛吉夫律动和养生主灵性按摩工作坊,意在分享林老师多年的教学理念(之一):注意力就是爱;人在安全的环境下会自行朝着正向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