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在远方的孤魂

文/蓝浅


很多事情冥冥中早已被注定,但你还是要去努力,要去朝着或对或错的结局迈进,这就是人生。

我第十五次站在过街天桥看那个民谣歌手演绎他的流浪人生。他的脚旁今晚多了一个旅行箱,不用对谁说起,我也知道他就要走了,像我那晚一无所有的奔赴这里一样的去到另外一个能带给他新鲜故事的城市。

入夜的武汉街头喧闹依旧,从搬到这里的第一晚在人头攒动的天桥匆忙听他的《少年锦时》,到《理想》再到分别的这首《成都》。我想他应该是真的要去成都了,去玉林路,去小酒馆。

等吉他终于淡出这嘈杂,我摸了摸衣兜拿出仅剩的一百元放入他脚边的小箱子,夜风吹动他料峭的短发,“现在竟然连学生出手都可以这么大方……”分明是自嘲却被他说得那般诙谐。“不,这是我能力范围里对梦想最大的尊重”。

“你喜欢音乐?”

“嗯。”

“你也喜欢民谣?”

“不喜欢。”

“为什么?”

“是不是每一个受到金钱润泽的人都要这么问?”

他忽然就不说话了。

闲聊里我知道他已经走过无数个城市,睡过大马路,住过地下室,也曾欠房租被赶出去,但他依然自由自我,这个有理想的青年随遇而安,把烦恼都冲进了下水道。我忽然想,也许狭隘的人生也是自己作出来的。他一路走,一路贫瘠,但他选择了从容,选择了轻松,所以他闲云野鹤乐得自在。

我知道,太多人做不到他这么飘逸,活在这现实现世里的人注定要被奴役,要为生计奔波,理想随着岁月的流逝,变成一个美好又遥不可及的幻想。就像我在一六年岁末的这场远行。

我不顾父母的反对和无数劝阻,毅然背起行囊乘车南下。这是我二十年里第一次活得像自己,每个人都会有这么一个决定或早或晚,去一个连自己也陌生的城市,为一段情或者一个梦。

初到工厂那一幕的满目凄凉让我第一次对远方这个词有了很不一样的认知,或许远方并不一定意味美好,诗与远方也可能只是文学的射影。

一个月的时间里经历的加起来比我整个小半生还丰富,各形各色的人群活像显微镜里即将幻灭的微小生物,所谓繁华到底还是只变成了稳定的GDP指数,无关太多高素质的国民。

之后的怒骂,嘲笑数不胜数,我不止一次有过逃跑的念头,但终究还是咬牙坚持了下去,我有个朋友说“复杂的不是社会而是人”,正因深谙这个道理,所以我不愿意做个逃兵,这个世界上可供选择的东西本来就不多,既然已经有所选择就该懂得去承担,也理应承担的起。

我看一个小小的组长双手插腰对着像机器一样忙不停歇的员工吆五喝六,看她给上司笑脸谄媚,看一群学生工被中介压榨欺凌,看所有胆战心惊的事被钱大事化小,小事化无,看公交上抱小孩的妇女被打扮的花枝招展的女人推来推去,看工作人员骂骂咧咧的对待从未坐过地铁的农民工,……我想,你亲眼看到就好了。

原来人在没钱没势空有一腔热血的时候最天真。我一直不明白现实的魔力在哪里,直到看到这一切才明白也许它的魔力就在于把我们每一个人从白纸大梦想家变成蝼蚁变成现世安稳的样子吧!
大多数时候真的不是自己要变成连自己也讨厌的样子,而是生活要求你必须成为这样一个陌生的自己。我选择不了世间的是是非非,但我可以选择我的大方向,我同情不了人的奴性,但我理解活着的不容易。

年少的时候,觉得人与人间的距离就差一个微笑,稍微长大一点,觉得人与人之间的疏离大抵是人情味还不够,直到终于有一天忽然明白了所有的远近是因为差了人民币,很可怕却也很透彻的本相。

和吉他男不一样,我和大多数人一样胆小也怯懦,他有的是逆着人流的勇气和孤傲。我背着太多的债和选择不了的宿命,与自顾自的走相比我更应该和人生和好,去适应去成为这海洋里的微小生物,就这样子漂流,让时间流逝,世界安静。

他说,只要人活着流浪就不会结束。所以他轻快的说着再见,看起来了无牵挂的挥手道别。我想我能明白这种如释重负的感觉。一如伴着南京的第一场雪过后,艳阳高照里我离开那个地方时那种劫后余生的庆幸感,工厂里那轰隆隆的躁动,工人们一张张麻木却也各怀鬼胎的脸,随着疾驰的车轮一幕幕向后远去,淡去,一切像是梦一场,而我等着安然苏醒。

太多的人在身边来来去去,一次次打着照面。对于离别我早已习以为常。你拿起手边的啤酒敬我亦或敬你在这个城市留下的故事,你好像听懂了我在桥上的呢喃安慰道“所有的苦难都会过去,哪怕当下情况很糟,很多苦咬咬牙就过去了,很多坎坷狠狠心路就开阔了”。

很奇怪,我并没有感谢你,也许人生就该这样,在不断的嘲笑谩骂里唤醒一个倔强的灵魂。

明天的太阳升起后陪伴你的将会是不同的城市不同的风景和刻骨铭心的故事。很遗憾,我还是现实的本来样子,没有你说的那么特别,不能像风像你一样自由,只能在这人海里继续缓慢前行。就愿你在不同的境遇里都能把酒言欢,与歌为伴。

不要浪费,人生还有得选择原是如此确幸的事。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社区内容提示】社区部分内容疑似由AI辅助生成,浏览时请结合常识与多方信息审慎甄别。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本书作者 罗伯特·西奥迪尼、史蒂夫·马丁、诺瓦·戈尔茨坦是知名的说服力与影响力研究权威。在影响力和说服力领域,罗...
    Alex牛马阅读 1,729评论 0 6
  • 作为医疗从业者,进出医院多了,所见所闻所感,加上曾有过陪护的经历,深知陪护的苦。 病有轻重缓急,医院有相关规定,家...
    雕琢人生阅读 4,233评论 0 4
  • 昨天,因为一件很小的事。东说我是福尔摩斯,我知道,前段时间我一直翻他手机,想寻找一丝他不在乎我的证据。对...
    旧岁将至阅读 1,580评论 0 0
  • 已经分手5年了。 我希望有个如你一般的人,如山间清爽的风,如温暖的阳光,从青春致年华,此去经年,进退两难。相见无言...
    臭臭美女子阅读 1,720评论 2 0

友情链接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