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起因
2020年7月7日,明代珍贵古籍《永乐大典》其中的两册,一共四卷属于嘉靖年间的手抄本。在法国巴黎拍卖,以640万欧元的价格落槌,加上佣金,以812万多欧元成交,(折合人民币达6500万)买家是一名受委托的华人女性中间人。据传是一名浙江姓金的企业家,看来一个真正的炎黄子孙都有一颗赤子之心,不忍国宝流失在外国的土地上。
2.介绍
永乐大典是中国最著名的一部古代典籍,也是迄今为止世界最大的百科全书。它的规模远远超过了前代编纂的所有类书,有万书之书之称,为后世留下许多丰富的故事和难解之谜。编纂于明朝永乐年间,保存了14世纪以前中国历史地理、文学艺术、哲学宗教和百科文献。共1110卷),分装成11095册,全书约3亿7千万字。
3.成书原本:
永乐元年(1403年)明成祖朱棣决心修书,宗旨是“凡书契以来经史子集百家之书,至于天文、地志、阴阳、医卜、僧道、技艺之言,备辑为一书,毋厌浩繁!”,最初令解缙主持编纂(规模147人),一年后修成《文献大成》,但朱棣亲阅后,发现此书多为儒学一家之言,甚为不满,于是钦点精通儒、释、道等各家之学的姚广孝担任监修 ,同时编纂队伍扩大到了2196人(累计达3000多人),终于在永乐五年(1407年)定稿, 朱棣大悦,亲自作序并赐名《永乐大典》,全书于永乐六年(1408年)才抄写完毕。
4.手抄副本
由于永乐大典的传世不易,统治者便想独自占有,据传原本被当成了嘉靖皇帝的殉葬品。在原本的基础上,又着令宫中几千人进行手抄副本。
副本的手抄也尤为讲究:
1.在书体上采用的是明代官用的馆阁体楷书模式。
2.绘画方面:所绘山川器物均用白描手法,做工精细而雅致。
3.劳务:参加大典编纂的人数达两千多人,并耗费时日达五年之久。他们这些编纂人员在当时的生活方面也是享有很好的待遇。
5.永乐大典手抄副本的遗失与保存
由于大典的珍贵性与稀缺,到后来遗失并难以留存世间。不仅皇帝想私自拥有,大臣们都私自携带出宫,致使《永乐大典》广泛流落散失民间。
现今遗存的永乐大典
现今中国国家图书馆珍藏161册,另外
留存在其他国家和不知名处有上仟册。
每一册《永乐大典》都是中华民族的历史文物宝典,那上面记录着华夏民族的几千年文化宝藏。这部传世大典象征着华夏民族六千多年的荣辱辛酸血泪,和不屈不挠的抗争,有历史沉淀下来的那份厚重的文化底蕴。
来源:#永乐大典拍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