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雪崩时,没有一片雪花是无辜的;山洪来临之前,没有任何一滴水认为自己有罪。
《悲伤逆流成河》这部影片根据郭敬明同名小说《悲伤逆流成河》改编。家境贫寒的易瑶,品学兼优的齐铭,转校生唐小米,性格迥异的顾森湘和顾森西,影片围绕他们五个人展开,这是一部极度压抑的校园暴力小说。
易瑶不幸感染性病被讨厌她的唐小米发现,由此引发的一场校园暴力。顾森西的突然出现是易瑶心目中的一缕阳光,他教会了易瑶如何去反对暴力,但易瑶不知道下一个危险正在前方等着她。顾森湘的突然坠楼,同学们把易瑶当成杀人凶手,绝望的种子在心底生根发芽。齐铭的不信任,顾森西的冷漠,还有教学楼前那红墨水写成的话,刺得她生疼。
校园暴力是不容忽视的问题,人生中的很多恶意并不是来自于步入社会以后,而是学生时代的年少无知。电影中有一个画面,易瑶站在河岸边向岸上的人哭诉。
你们之后的日子会舒舒坦坦,没有一点心理负担,你们回首自己的人生觉得自己挺好的了,觉得自己没有也做过什么伤天害理的事情。
可是我忘不了被你们欺负,粉笔灰塞嘴里是什么滋味,打火机烧头发是什么滋味。你们骂过我最恶心的词,编过最下流的绰号,你们动手的没动手的都一样,你们比石头还冷漠。
杀死顾森湘的凶手,我不知道是谁,但是杀死我的,是你们。
这个世界本来就是不公平的,施暴者可以轻描淡写地说一句当时年少,可是被欺凌者需要用无数个日日夜夜来抚平内心留下的伤痛。
看到校园欺凌案件,我们会痛心疾首。可曾想过自己也许曾经校园霸凌事件的推动者?也许你只是传播了一个不实的谣言,也许你为了能拉近同学间的友谊让那个人成为你们之间的谈资,你冷眼地看着对方被人欺凌,却始终没有伸出援助之手。有没有想过,是你,是你们逐渐“杀”死了ta。
很多遭受过校园霸凌的人,他们想去抵抗又害怕下一次地欺凌。他们甚至不敢声张,有多少人曾一个人在委屈与悲愤中熬过了那些青春的绝望。
齐铭是一个阳光的少年,他的周围是一些诸如美好,天真的词语。当易瑶在食堂里拿水泼同班同学的时候,他一把夺过易瑶手中的水管去指责易瑶;春游时,他只看到易瑶去伤害唐小米,却没有看到唐小米曾经如何羞辱易瑶。
在齐铭看来自己和易瑶青梅竹马,他迫切地希望易瑶能和自己一样变得更好。可就像易瑶说得那样,“你生活在光亮里,就觉得全世界是光亮的。”
他曾说,“燕子再渴也不会去喝地上的污水。”也许很多年后他会记得自己曾经对一个失足少女那么好。燕子高洁,不会去喝地上的污水,可是燕子的家人呢,难道会眼睁睁看着他们渴死吗?齐铭在整部电影中都是施暴的旁观者,他是易瑶最信任的人,却从未相信过易瑶。
校园暴力中总会有一群人,他们不会参加暴力事件,同时他们也会假装看不见受害者的苦难,一旦受害者起来反击,他们会站在道德的至高点去指责别人。
唐小米是整个霸凌事件的主导者,她是谣言的传播者,同时她也联合班里同学去孤立易瑶,在班级旅游中,她拿走了易瑶买药的钱,可她曾经正因为被同学欺凌而转校。
什么时候,屠龙者成为了恶龙,被欺凌者变成了施暴者?
很多时候我们低估了人性的恶,我们以为感同身受的结果是两个受害者之间惺惺相惜,殊不知一方的苦难正是来源于另一方平静的外表下那颗扭曲的心灵。
一部日本电影《伤痕累累的恶魔》同样讲述了校园欺凌的问题。女主葛西舞因为父母工作的原因转去了乡下的一所高中,遇到了初中同学诗乃。诗乃过去常常被葛西舞的朋友所欺负,她将怨气全部发泄在女主葛西舞身上,处于对诗乃的同情,同学们纷纷欺负新来的葛西舞,葛西舞忍无可忍进行反击,先是挑拨霸凌者之间的关系,再通过录音去还原事情的真相,最终为自己讨回公道。
整个事件的推波助澜者正是那些看戏的“乌合之众”,只要给他们一点线索,他们就会脑洞大开,继而添油加醋。正是因为这些”跟我无关“的观众,才让校园霸凌事件愈演愈烈。
青春校园里,不只有夜以继日的苦心钻研,浪漫的校园爱情。还有这么一群人他们生活在泥沼里,他们的人生似乎毁在了那个本该天真浪漫的校园里。眼前明明艳阳高照,他们却始终感觉不到一丝温暖。
弱肉强食,是生存的法则。可是道德教育不仅教会我们如何去生存,还有不畏强权,关爱弱者。
愿所有的青春,都能被温柔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