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早上刷到了一条这样的信息,顿时眼眶里泛起了一点泪水。“他只是做错了题,又不是做错了人。”我突然能够理解孩子在做作业时的心情了,妈妈在旁边陪着,不敢不认真。不认识的字又害怕问了被妈妈说,答案不确定,又害怕妈妈责备。记得好笑的一次是我崽在我检查作业的时候就,竟然在双手合十作揖,祈求菩萨保佑她题目不要错。
我记得她在我严厉批评时,无处安放的小手在不停的扣桌子,眼眶尽量控制泪水不要出来,嘴角颤抖,委屈又不敢大声哭出来。每晚抚摸她稚嫩的小脸时,都会觉得她是多么可爱,自己为什么要对她发那么大的脾气。对呀!她只是做错了题目。为什么,是因为她的基础不牢才这样的。
记得有一次跟孩子做作业,我们爆发了争吵。我觉得我的情绪一下子高涨,骂的就大声了些。孩子同样也爆发了对抗情绪,指责我为什么这么凶,为什么不能好好说,为什么在学校被老师骂了,回家还要被我骂。我感受到了孩子心底里爆发出来的情绪跟怒吼,我瞬间感觉在我对面的不是我的孩子,而是一个缩小的我。我有着不好的预感,我的情绪正在悄无声息的转移在孩子的身上,她在用我的方式来对待我。于是我立即停止我的做法,调整心态。
首先,用疑惑的语气给了她 一个惊讶的表情“啊!真的吗?你被老师骂了啊!呜呜呜~~我今天也被老师骂了。”然后孩子立马收住眼泪,向我投来同情的目光。这一刻,我与孩子感同身受。我立马跟她道歉,检讨自己的情绪,并且跟她解释为什么妈妈会这么生气。最后我们一起拥抱互相讨论怎么样解决问题,然后告诉她,妈妈跟她是一样的。妈妈需要跟她一起成长。
当我们能够通过孩子当下的行为以及我们本身面对孩子出现错误行为是自己真是的感觉,就可以判断出孩子是出自哪一种目的。这样能对症下药,做出对应的处理行为,解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