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音之症故名喑,大抵俱因病后成。补泻随时加减用,地黄丸服有声音。
《内经》曰:舌者,音声之机也。喉者,音声之关也。小儿卒然无音者,乃邪气客于会厌,则厌不能发,发不能出,开阖不利,故无音也。
若咽喉音声如故而舌不能运转言语,则为舌瘖。此乃风冷之邪客于脾之络,或中于舌下廉泉穴所致。
盖舌乃心之苗,心发声为言,风邪阻塞其经络,故舌不能转运也。若舌本不能转运言语而喉中声嘶者,则为喉瘖,此亦为风冷所客,使气道不通,故声不得发而喉无音也。
然或风痰阻塞,或因心经气虚,或脾之脉络受风,或风痰滞于脾络,或脾气不足,或胃中清气不升,皆足以致瘖。
大抵此症亦有禀赋肾气不足,不能言者;有乳母五志之火遗儿,熏闭清道不能言者;或儿病津液耗损,会厌干涸不能言者;或肾气不充,心火上炎伤肺而不能言者;有惊风中风不能言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