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洁怡
编:发乱
《悬崖之上》还没上映,就引起了众多关注,关注点主要集中在张艺谋导演、实力派演员主演、致敬英雄的主题以及周深演唱片尾曲等。影片上映14天,票房超过8.4亿,成为今年五一档最受欢迎的电影之一。简单的故事被张艺谋巧妙地表现出来,十分老辣地展现了谍战英雄的困境与伟大。
电影海报
敌我周旋 大雪压境
《悬崖之上》讲述了发生在上世纪三四十年代哈尔滨的一个谍战故事。张宪臣、王郁、楚良和小兰是四个在苏联接受过特殊训练的共产党特工,他们回国执行“乌特拉”行动。然而,由于叛徒的出卖,他们从天而降后就落入特务的圈套,于是一系列周旋与斗争在敌方之间展开。
影片有多处人物身份的反转,很难让观众立即推断谁是好人,谁是坏人,原本以为是好人的却是特务,而明说是特务的反而是好人。这样的安排,让情节不断抓住观众眼球,打破了一出场就固化人物设定的扁平模式。
色彩和画面一直是张艺谋电影突出的地方,无论是《红高粱》中热烈而亮眼的画面呈现,还是《山楂树之恋》中干净纯洁的色彩安排,都将电影的色彩极致呈现,并切合电影主题。《悬崖之上》也同样如此,整部影片主要有黑白两色,大量哈尔滨雪景和全景镜头的出现,把影片神秘、严肃和庄重的氛围渲染到极致,表现出中国水墨画的韵味,又与影片主题很契合。
此外,电影的配乐与情节相得益彰。枪战、搏斗等场面的配乐营造了紧张的气氛,增加了观众的紧张感,而周深演唱的同名片尾曲,又像是在总结并延伸整个故事。
黎明将至 风雪飘摇
电影中有一个很特别的细节,小兰在电影院看卓别林的电影《淘金记》。《淘金记》讲述的是美国淘金时代,穷途末路的几个人偶遇在风雪中的小木屋,并展开生死角逐的故事。其中有个经典的镜头——小木屋被吹到悬崖边上,想掉又没有掉下去,处于悬而未决的状态。这和影片中与特务斗智斗勇的共产党一样,他们生死未卜,不知道队友的生死,也不知道自己的生死,更不知道这个任务能否完成。太多的悬而未决,就像处于悬崖边上,不能选择跳下去,只能拼命往前冲。
电影《淘金记》
而小兰在电影院看的片段,正好是主角等待着心爱之人,幻想为对方跳一段经典的“小面包舞”,这一片段正好符合当时小兰的心境,她也在等待着心爱之人楚良的信息,犹如在黑暗中等待黎明。
卓别林小面包舞
“黎明”一词在电影中反复出现,这次行动的代号——“乌特拉”在俄语中就是黎明的意思,人物也多次说出台词:“天亮了,就好了”。类似的设计出现在许多电影中,不断强调“天亮”“黎明”“日出”等意象。
黎明前的人们憧憬黎明之后的生活,黎明之后的人们带着珍惜、追忆来回看黎明前的历史。大概只有黎明之前的设定,才符合悲剧美学的定义,即悲剧事件往往带有一种缺憾美,而这个缺憾又呈现出对完美的向往。黎明之前的设定正是这样一种带有缺憾的美,因此黎明变得更加值得去期待,观众需要去感悟这不完美中的完美,形成一种独特的美学体验。
血肉之躯 平凡英雄
近年来,主旋律电影呈现出观影年轻化的趋势。《战狼2》《红海行动》《流浪地球》《烈火英雄》《中国机长》《我和我的祖国》《我和我的家乡》等均是近年来口碑颇佳的主旋律电影。年轻人对主旋律电影的评价已经有了很大的改观,不再是敬而远之,这与主旋律电影的转变有很大关系。
中国导演愈来愈能在主流价值与大众审美之间找到平衡点,逐渐熟练地用中国人熟悉的方式讲述中国人的故事,达到了思想性与艺术性的统一,这样的影片符合中国人的审美,所以受到欢迎。
《悬崖之上》有着当下主旋律电影的特点。一方面,它延续了主旋律电影中现实主义的表现手法,又打破了传统主旋律电影中情节单一、说教痕迹重的缺点,而是在宏大的故事框架下,注重细节的呈现,无论是人物的塑造还是叙事方式的选择,都表现出世俗化、大众化的特点,努力在情感表达上找到与观众契合的平衡点,让观众在细微处感受到主流价值观,触发观众的家国情怀,最后达到价值认同。
另一方面,选择小切口来表现大主题,既表现出英雄的伟大和崇高,又让观众感受到这些英雄也是平凡普通的人,他们也有家庭,也为人妻,为人父,一下子拉近了影片人物和观众的距离。在传统的主旋律电影中,主要人物往往是“高大全”的形象,完美无缺,但是在《悬崖之上》中的主要人物,均有其弱点,小兰听到要与楚良分开,第一反应是犹疑;楚良看到小兰被带走搜查,没有了执行任务的警惕,一心想要求她出来;张宪臣看到自己的儿子在街头乞讨,不禁流下眼泪。“高大全”人物的“祛魅”使得英雄有血有肉、其真实复杂的性格得以展现。
当然,影片中也有一些令人遗憾的地方,比如两对情侣的感情表达比较单薄;影片的结尾部分也有些跳跃,黎明陡然出现,于理自是不合,于情,我想是导演对血泪往事的慰藉。
END
更多精彩,尽在迷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