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发于公众号:终身快乐成长
终于看完了《随机漫步的傻瓜》,明显感觉到没有看《黑天鹅》的时候困难。
但是我依然读了挺久,塔勒布的书有点费脑子,看个10分钟,就感觉自己在拼命了。
他的学历超级优秀——剑桥大学的古代文学和数学学士学位,芝加哥大学统计学博士,读过纽约大学哲学博士。
哲学博士毕业之后,突然对证券行业“一见钟情”,而后专精计量金融商品。
可能是这些丰厚的数学、哲学、文学知识、工作经历和天生的怀疑主义精神,塔勒布有很多不一样的思考角度。
附上《黑天鹅》的读后感——斗胆写:塔勒布,和他的《黑天鹅》。最初读《黑天鹅》,我写过因为感受到大师的狂傲,一度读不下去。
但是看了这本书之后,我理解到了大师的“狂”,是一种很稀有的发声。
对于不确定性、黑天鹅现象的发生,作为普通人对这种现象的忽视,需要有一个像塔勒布这样的人,用“狂”一点的方式把我们叫醒。
在我们农村,如果女孩子从小脾气就大,那些阿姨奶奶们就会预测:这丫头长大一定有本事,因为有本事的人才会脾气大。
虽然看上去一点逻辑没有,但就像一位读者说的:塔勒布的书中有一些令人愤怒的说法,也有令人讨厌的妄自尊大,但更多的是无与伦比的智慧。
接下来就让我们好好品品大师的智慧:
1、我天生容易被随机性愚弄
“但我和别人不一样的是,我知道自己这方面的能力很弱。我的本性一直试图害我自取其败,所以必须时时提高警觉才行。我天生容易被随机性愚弄。”
看到这里,我感觉塔勒布是个有趣的人,承认自己也容易上当受骗的同时,非常清清楚楚地告诉读者虽然道理都懂,过不好这一生都是大家的宿命。
但是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及时提醒自己,才会尽可能少地减少犯错的次数。
当我在犯了很多很多次之后,再一次看到洗衣机里飞得到处都是的碎纸屑,我就问自己:为什么洗衣服之前掏口袋这件事对我来说就这么困难呢?
我记得放洗衣机之前明明掏过的呀,哪里漏下了呢?怎么样才能改掉这个坏习惯呢?
我明明也很讨厌这些纸屑沾的衣服到处都是,为什么一点都没有逐渐改进的感觉呢?
还有两次更猛,一个铁制衣架也被放洗衣机里面搅断了,洗衣服之前根本就没发现。
发现之后也只能对着衣架默哀两分钟,明明是千年不坏的钢铁之身,没想到只是因为蠢货主人无意中放进了洗衣机,葬身“碎骨机”。
也许一辈子我都真的改不掉这个恶习了,它会在不经意的一次晾晒衣服之间提醒我:生活不如意十之八九,这,就是那八九中的一。
2、敌人是生活的情趣
大师说:“人天生的本能是以牙还牙。我已有够多敌人,可以增加生活中的情趣,但有时我还希望能有更多敌人。如果我们没有敌人作为努力和发泄精力的对象,生命将枯燥乏味得令人难以忍受。”
太搞笑了,假如我们没有敌人,生活会乏味,会令人难以忍受。这个观点真的新鲜啊,瞧,大师的思考角度真的很不一样。
好像是这么个理,而且很多时候,可能由于嫉妒心的存在,人会在内心设立很多的假想敌,没准还有自己的家人、朋友轮番上场。
还记得初一的时候,我的同桌,名字我居然都记得,不是我记仇。是因为她教会了我: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也许是上天对于十几岁的我一次关于“双标”的敲打。
好像是因为我没有借给她橡皮?然后她就划好了三八线,我一不注意超过一点点,她就恶狠狠地警告:我这是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说来搞笑,第一次听到这句话,我没有生气,反而感叹:大家都是农村的,她怎么这么有文化。
一瞬间的惊讶,以至于我学会了这一句还记了这么久。后来我们成为了好多年的好朋友。
假如我当初把橡皮借给了她,就不会促进她说出这句让我膜拜的话,而我就不会听到这句话。
所以虽然她曾经对我有敌意,但她教会了我“双标”概念的启蒙。
假如我们都都把敌人当成生活的情趣,哪里还有会什么痛苦的感觉,这明明是又一次相互促进学习的大好机会。
3、“理性上的轻蔑,不能掩饰个人的艳羡。”
这句话形容得好好,它是来自于塔勒布的亲身经历。
情绪很多时候比理性更有威力,那种着了魔上了道的小心思,你想掐灭它,它只会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话说他有一个暴发户邻居,也是证券从业者,但是这个人的赚钱理念呢,就是无论冒多大的风险都愿意为了获利不顾一切。
所以在最初这个邻居挣了好多好多钱,塔勒布大叔嘴上说着不喜欢,但是心理上还是羡慕对方过着如此奢侈糜烂的生活。
对方比塔勒布晚5年入行,却赚了10倍不止。偶尔遇见邻居的时候,还会被对方鄙视,如此善于思考的塔勒布偶尔都陷入了一场自我怀疑:我是不是错过了啥,怎么让这小子得了逞?
甚至不清楚自己是因为觉得对方赚的比自己多还是因为对方瞧不起自己,而嫉妒对方到了考虑是否要搬家的地步。
然后想要找到一个证据证明对方是凭运气挣到的钱,就选择不搬家。太可爱了,在说服自己上面做地有理有据。
如此聪明的哲学博士——塔勒布都会受到别人的影响,足以说明知道和做到之间相差不止十万八千里。
在状态上,弄不好会在两者中来回切换,不停地矫枉过正,像个天平一样不断地往返趋于平衡。
直到最后这个暴发户邻居所有凭运气赚的钱全部赔光了,塔勒布终于不再质疑自己的交易行为,持续坚守自己的交易策略。
所以那些我们非常坚定的事情,也不一定会一直固定在我们的脑海里形成一层不变的价值观。
遇到与此含义相矛盾的事情,这些坚定的事儿无论多正确,都有可能被动摇。
坚守自己的初心,真的很不容易呢,不为越来越多的诱惑所动,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康庄大道。
4、及时修正自己的观点,一点也不难堪
“这种特质表现得最明显的公众人物是索罗斯。他的长处之一是以相当快的速度修正自己的意见,一点也不觉得难堪。”
我以前说话总是很绝对,很多时候都会发现跟别人说过的话说错了,然后假如别人找到我,我可能会告诉对方正确的答案是什么。
但是如果没找,就当作别人忘了,因为我害怕认错。
而现在我不仅说话尽可能不那么绝对,而且还随时把“对不起”这三个字挂在嘴边。
因为知错能改会在最及时的时刻,给别人的损失降低到最小,哪怕只是走路踩到了别人的脚,给别人弥补到了情绪价值,也值了。
很多事情站在我们的角度可能没啥大不了,但是对别人来说,不了解事物全貌,很小的事情可能有很大的意义。
道个歉也没啥大不了的,虽然很有可能会被别人误认为这人好欺负。这明明就是大智若愚,被欺负一次还能被欺负第二次吗?
我一直都相信总会遇见道德高尚的人,或者向往道德高尚的人,然后惺惺相惜成为朋友。
所以学着及时认错,然后改错,一定是一件获益良多的事情,不仅仅在道德上,更是在成长上,因为我一直都相信人品有多高就决定人生的路有多长。
5、“表现最好的最容易被看见——幸存者偏差”
表现好的才更容易被大家口口相传,表现不好的可能就就会石沉大海。其实就像写内容的,内容好大概率才会被看见,才会被传播开来。
我小时候做作业题目读不懂,被自己气哭的时候,我爸总会跑过来跟我说一句话:三十六行,行行出状元。
你看看某某家孩子辍学去开饭店,开得风风火火的,怎么样不能活,干嘛非要读死书。
每次一听这些,就像被我爸说服一样不禁感叹好有道理。
实际上就是一个幸存者偏差的例子,那些没好好上学依然比上了学更受苦受累的人在数量上更多,且人天生爱面子,只跟亲近的人吐露心声。
还有一件事是发生在高中,我和朋友初中毕业一两年了,朋友是班里成绩最好的女生。
我俩一起回学校遇见了班主任,班主任就像瞎了一样,热情地喊着朋友的名字,看都没看我一眼,我在她旁边就像一个空气人。
也可以理解,老师一届每个班掐个尖都记忆不过来,哪有那么大的脑容量,都记过来还不累坏了。
不怪他眼瞎,只怪我太普通,谢谢那个班主任成为我那时的“敌人”,给我带来向上的动力。
6、大师也有情绪的困扰
“我就是忍不住会有那样的反应,不过,我知道自己的确受制于情绪,大多数的精力和能量也是源于情绪,因此解决方法不是靠驾驭我们的心。”
看到这句话的时候,我想到了一个情况,当一个孩子因为受到来自父母、老师的很多否定,然后导致极大的不自信。
父母和老师一直在不断地提醒孩子:你要自信呀,有什么好自卑的,抬起头走路,别总是一副丧气的模样,自信起来!
自信是靠一句话就能提升的吗?一点从不关心孩子的内心,只管外在表现。
自信的本质是什么,是得到认可、得到父母的关爱、获得老师的鼓励,而不是拔苗助长、不是不停地打压、更不是那些打着“为你好”的旗号,为所欲为地做着别人不想做的事情,仅仅是为了实现自己的一己私欲。
事情的本质很多时候远离表面十万八千里,假如我们只是抓住表面的浮皮潦草,只会让事情走向更加糟糕的一面。
解决问题的办法一定都是围绕事件的本质来展开的,只有抓住本质,才能抓住当事人的内心,成为说服当事人的最好办法。
抓住本质这件事很难,但是只要你有一颗愿意试错的心,总有一个方向会是影响结果的最终办法。
瞬间又感受了耐心的重要性,人与人之间有了耐心,就感受到了对方的真诚,就会按照对方思路去思考。
哪怕对方的方向是错的,哪怕对方的说法不准确,但是依然会打动人心,因为真诚是最重要的。
7、为什么赞美,富人的简朴生活
塔勒布不懂为什么大家如此赞美巴菲特成为亿万富豪之后,还依然过着简朴的生活。认为有钱了就可以提高我们的生活品质,没必要苦哈哈地体验节俭的生活。
虽然节俭的生活有很多很多的好处,但是人活着首先得为自己而活,自己喜欢什么热爱什么。有能力当然可以选择怎样的生活方式,富人的简朴生活也只是对方的一种生活方式而已。
《薛兆丰的经济学课》里面就讲过,马粪和汽车的故事。总有人说汽车尾气污染环境,但是在汽车没有出现以前,欧洲很多国家的交通工具就是马。
骑马就会产生很多马粪,马粪时间久了就会干成粉,然后被风吹到空气中,对人的呼吸会很不好,并且到处都是马粪,对交通、卫生都非常不好。
然后在纽约就出现了一种新的循环,养猪,因为猪吃牛粪,但是猪就得跟人共同居住,猪解决了马粪,猪就会到处都是,还是会影响到交通以及环境卫生。
直到汽车的出现,虽然汽车有尾气会产生雾霾,但是整个交通的发展趋势是向上走的。即使新能源出现也还是会各有利弊的一面。
但总之,时代在前进,副产物也在前进,所以请对副产物也多一点包容。
还有一个短视频:一个30多岁的女孩,用一个玻璃瓶装自己一个月的垃圾,上厕所的纸都用布,然后姨妈巾也是布,都是可以循环使用的那种。
看着视频我都觉得好累...
当然作者享受这种行为,保持环保的理念当然是极好的。
对于我来说,很多时候,不能被那些看上去的美好行为或者习惯绑架了,要综合看待一个问题,不能为了达到这个极致的目标就抛弃掉其他可能更重要的东西。
比如:不能每天都在匆匆忙忙地挣钱,忽视身体的健康,忽视和家人相处的时间。
人只有在先感到自我满足的时候,才能去谈养成什么好习惯、好行为。否则对自己来说,就是一种消耗。
8、只有比保持沉默有价值时,我才说
“我讨厌随机滥用别人的智慧,书内还会谈得更多。只有在所说的话比保持沉默有价值时,我才说出来。”
终于找到这句话的出处了,在总结以上观点之前,作者还写出了以下内容:
写这本书时,我根据的原则是避免讨论我没有亲身经历的事,或不是我独自发展出来的东西;以及我还没有吸收消化完全,没办法不费吹灰之力写出来的东西。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论语》
真的是条条大路通罗马,别管是哪人,别管啥母语,道理就那一个。
没有实践就没有话语权,好好成为一个有资格说那话的人。
很多人(包括一些“专家”)都会在自己还没做过那件事的时候,就随便给别人提建议,图一个口嗨、存在感。我有时候也会犯这个问题,要好好学习不懂得不说,管住自己的嘴,只说有价值的话。
哲学家叔本华:莫让自己的头脑成为别人思想的跑马场。
假如简简单单复制别人的想法、别人的故事,那自己的头脑真就成了别人思想的跑马场。
所以多多链接、多多试错、多多参与这个世界,活出自己的故事,说自己的心得体会。
最后,今天的大部分内容都是我在8天的日更中提取出来的,写作这件事的反馈很奇妙,当你在写完的时候,内容好不好瞬间自己就一目了然了。
好的时候,自己都想给自己鼓掌,不好的时候,就像泄了气的皮球。
还有一点,假如很多东西都是之前写过的内容拼凑出来的,自己就会有一点破碎感,好像有点矫情了。
但是最重要的是写这个动作的持续,不要在意一时的好与坏,长期视角下取得都是平均数。
今天还发现有两句我超喜欢的话,原来都是有出处的。再一次被教育了:要抓住知识的源头,而不是片面地吸取道听途说的内容,以讹传讹。
谢谢你的时间,我是欣欣燃~
-End-
作者:欣欣燃,90后理工女,30岁才开始尝试读书、写字,开始相信文字有力量,即使年华逝去,也希望我的心能永远年轻,永远热泪盈眶!